在庙殿的北边设置军牙、六纛神位,军牙神位在东边,六纛神位在西边。在神位东边摆设十二个笾,排成三行,以西边为上位;在神位西边摆设十二个豆,排成三行,以东边为上位。簠、簋各两个放在笾、豆之间,簠在东边,簋在西边;铏三个、登三个放在笾、豆前面;俎三个放在登、铏前面;香案放在俎前面;爵坫放在香案前面;沙池放在爵坫前面。在神位的西北方挖掩埋用的坑穴,在坑穴前设置席位,席上放置酒和五只碗、五只鸡,用来准备把酒洒在地上祭奠神灵。
在庙庭的南边设置皇帝的座位,位于正中,面向北方。大将和陪祭官的位置在皇帝座位南边,文官在东边,武官在西边,双重队列面向北方。在香案前的左右两侧设置御史的位置,赞礼官的位置在御史南边,东西相对,传赞、赞引的位置依次排在后面。
祭祀日清晨,在各神位后面竖立牙旗、六纛,执事在各种祭器中放好祭品,将祝版放在神位右边,将盛有牲肉的俎案放在桌案上,乐工和司尊、执爵等执事以及陪祭的各位将领都穿上相应的服饰,各就各位。
太常卿奏报宫中戒严(诸事已经齐备),皇帝穿上武弁服,太常卿又奏报宫禁之外已经准备妥当。于是同导驾官引导皇帝从左南门进入,到达指定位置面向北站立。
赞礼官唱迎神,太常寺官员奏请皇帝鞠躬,音乐响起,皇帝鞠躬,再拜,起身,音乐停止。在位的官员都要鞠躬行礼,拜两拜,站起来。
赞礼官唱礼,(主祭者)进献币帛,开始进行初献礼。举行献礼时,太常上奏请求皇帝到盥洗的位置,皇帝把圭插在腰带间,洗手洗脸完毕,再拿出圭。请皇帝前往洗爵的位置,插上玉圭,执爵官将爵进献给皇帝,太常卿上奏请求皇帝接受爵,皇帝将爵洗净、擦拭完毕,交给执爵官,再次进爵,也按此流程进行。
再到酒尊前,把圭插在腰带上,执爵官将爵进献给皇帝,太常卿上奏请求皇帝接受爵,掌管酒尊的人揭开盖子,斟上醴酒,完毕后,把爵交给执爵官,再次进爵,礼仪相同。
取出圭,太常奏请前往军牙神位前,以酒和币帛作为祭品在前面行进。皇帝登上庙坛,音乐奏响,来到神位前,赞礼者奏请皇帝下跪,皇帝把圭插在腰带上,三次上香,进献币帛,三次以酒洒地祭祀,放下酒爵,抽出圭,音乐停止。
读祝官在神位的右侧跪着朗读祝文,读完后起身,将祝版放在坫上。太常上奏请求皇帝俯伏,再拜,乐声响起,皇帝俯伏,再拜,起身,乐声停止。
到六纛神位前,礼仪相同,然后返回原位。亚献、中献时不读祝文,其余礼仪都和初献时一样。
赞礼官唱饮福酒、接受祭肉,太常奏请皇帝前往饮福位,奏请皇帝鞠躬,再拜,乐声响起,皇帝鞠躬,再拜,起身,乐声停止。奏请皇帝跪下,皇帝插入圭,饮福酒、接受祭肉完毕,拿出圭,奏请皇帝俯伏,起身,再拜,乐声响起,皇帝俯伏,再拜,起身,乐声停止,皇帝回到原位。
赞礼官高唱撤去祭器,音乐响起,掌管祭祀的官员各自撤去祭器。赞礼者唱赐祭肉(的仪式环节),皇帝不行拜礼,陪祭的官员都行再拜之礼。
赞礼官唱送神,太常寺奏请皇帝鞠躬、拜两次,音乐响起,皇帝行鞠躬礼,拜两拜,起身,音乐停止。陪祭的官员们都行再拜之礼。
赞礼官高唱“望燎”,执事官员各自拿着祝文和祭品、负责祭祀的官员拿取食物,全都前往燎祭之处。太常上奏请求行望燎礼。赞礼官高唱可以举行燎祭了,东西两边各有两人拿着火炬进行燎祭。执事将鸡宰杀,把鸡血滴入酒碗中,然后将酒泼洒在地上敬神。
燎祭进行到一半时,奏报祭祀礼仪完成,皇帝返回大帐(休息的大帐篷),解除戒严。
祭祀所经过的山川,礼仪与祃祭相同,但祭祀五岳、四镇、四海、四渎用太牢(牛、羊、猪三牲具备),其次用少牢(羊、猪二牲具备),再次一等用一头牲(通常为牛)。如果行程紧急,就只准备酒和干肉。祭祀的器具只设置笾和豆各一个,举行祭祀仪式由礼官辅助引导,祭祀完毕就行望祭并埋葬(祭品),不使用鸡和酒。
凯旋而归,向宗庙和社稷祭祀报告,仪式与出征时相同。皇帝率领众将领,把凯旋时演奏的军乐、斩获的敌首陈列在太庙的南门外、大社的北门外,然后交付给刑部。
遣将出师授节钺礼仪
前期,拱卫司在午门外设立大将军的帷帐,兵部官员准备符节、斧钺,陈列在奉天殿内的架子上。内使监在殿中设置皇帝的座位。侍仪司在丹墀中道稍西的地方设置大将军的拜位,又在皇帝御座前设置接受符节、斧钺的位置,都面朝北方。设置内赞官的位置和授予符节的官员位置,副使接受符节的位置在大将军接受符节位置的北面,面朝东西方向。百官的侍立位置在文武楼的北面,东西相对。通班赞礼站在大将军宫殿前红色台阶下拜位的北边,通班在西,赞礼官在东,引领两位大将军站在通班的后面,其余侍卫的布置如同朝会的礼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话明太祖实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