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元年(4065年)十二月初一,任命汪广洋、刘惟敬为中书省参政,杨宪为御史中丞,钱塘为刑部尚书,郭景祥为浙江行省参政,阮崇礼为江西行省参政,安然为山东行省参政。
礼部尚书钱用壬因年老辞官,皇帝赏赐他居住在湖州。
钱用壬,广德人,原是元朝的进士,担任过翰林编修官。
张士诚占据吴地,任用他为淮南省参政,后来他归附,被授予按察司副使,升为中书省参议,改任御史台经历,不久后担任礼部尚书。
到这时他告老还乡,朝廷仍旧赐给他六千钱,让他与妻儿一同居住在湖州。
大将军徐达攻克太原,扩廓帖木儿趁夜逃跑,(徐达)收降了他的部众。
当初,元朝君主向北逃窜,命令扩廓帖木儿收复北平,于是扩廓帖木儿率领军队出雁门关,准备从保安州经过居庸关来攻打北平。
徐达听到这个消息,对众将领说:‘王保保率领军队远征在外,太原必定空虚,北平的孙都督统领六卫的军队,完全能够镇守防御。
我和你们趁他们没有防备,直接攻打太原,捣毁他们的巢穴,那么他们前进不能作战,后退没有依靠。
这就是兵法中所说的攻击敌人的要害,直捣敌人的虚弱之处。
如果他们回军援救太原,就已经被我们牵制住,前进后退都会失利,必定会被擒获。’
众将领都说好。
于是率领军队径直前进。
扩廓帖木儿到达保安州后,听到这个消息,果然回师,他的军队来势非常凶猛。
副将军常遇春和徐达商议说:“我们的骑兵虽然已经集结,但是步兵还没有到达,不能和(敌军)交战。
不如派遣精锐的士兵在夜里偷袭他们的营地,敌军的部众就会混乱,敌军的主将就会被我们擒获。”
徐达认为他说得对。
恰逢扩廓帖木儿的部将豁鼻马暗中派人约定投降,并且请求做内应。
徐达于是派兵在夜间袭击了敌军。
扩廓帖木儿正点着蜡烛坐在帐中,让两个童子拿着书在一旁侍奉,众人发觉情况有变,开始混乱骚动起来。
扩廓帖木儿仓促之间不知所措,急忙穿上靴子,还没穿好,光着一只脚从营帐后面逃出,骑上一匹没备鞍的马,带着十八个骑兵逃走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豁鼻马派他的儿子前来报告。
徐达等人率领军队前进,在太原城西扎营。
豁鼻马率领他的部将投降,徐达得到了四万士兵,四万多匹马。
扩廓帖木儿逃到大同。
常遇春率兵追击他,追到忻州,没有追上就返回了。
扩廓帖木儿于是逃到了甘肃。
己巳日,在午门外设置登闻鼓,每天派一名监察御史监督,凡是民间的诉讼,都从基层处理。
然而皇上或者府、州、县等行政机构以及按察司不替(他们)伸张正义,以及有重大冤屈之事,自己无法向上申诉的,允许(他们)击打登闻鼓(直接向皇帝申诉),监察御史要随即引领(申诉者)上奏(此事),敢阻止(申诉者)告发的人处以死刑。
那些有关婚姻、田地等琐碎事务,都归相关部门处理,不允许击鼓鸣冤。
皇上退朝回到宫中,皇太子、各位王爷在旁侍奉。
皇帝指着宫中的空地说:‘这里不是不可以建造亭台楼阁,作为游览观赏的场所。
现在只是让宦官种植蔬菜,实在是不忍心耗费民众的钱财,劳累民众的体力罢了。
从前商纣王建造装饰豪华的宫室,不体恤百姓,天下人都怨恨他,最终身死国亡。
汉文帝想要建造露台,却因为要花费百金而感到可惜,当时的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裕。
奢侈与节俭不一样,安定与动乱差别悬殊,你们应当记住我的话,常常保持警戒。’
庚午日,大将军徐达派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率领雄武、宁国、横海卫的步骑兵在石州拦截贺宗哲等人的军队,派戴复初暂代管州事务,丁玉明暂代忻州事务,蒋应宗暂代崞州事务,翁子奇镇守太谷。
辛未日,监察御史高原侃进言说:“京城的百姓遵循沿袭元朝时的旧习俗,凡是有丧葬之事,就设酒席宴请亲友,演奏音乐使死者欢娱,只是比较酒菜的丰盛或菲薄,没有哀伤悲戚的感情。
社会风气的败坏到了这种地步,这绝不是治理国家的好现象。
况且京城是天下的根本,是万民效仿的地方。
一件事不符合常理,那么天下的人就会辗转相互效仿,弊病多得说不完。
何况送终是礼中的大事,不能不慎重。”
请求禁止这种行为,以敦厚风俗教化。
皇帝认为他的话很对,于是下诏命令中书省,让礼部官员制定官民的丧服制度。
壬申日。将宣徽院改设为光禄寺,设置光禄卿,为正四品官员;设置少卿,为正五品官员;设置寺丞,为正六品官员;设置主簿,为正八品官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白话明太祖实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