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光”位亮起的那一丝金光,像一粒被春风吹醒的火种,在叶法善心底燃起了燎原之势。接下来的日子,他几乎把后院那方罡毯当成了家。天还没亮,东边刚泛起鱼肚白,他便踩着露水去了后院,青石板路上的青苔被他的布鞋磨得发亮;直到月上中天,银辉洒满庭院,他才拖着酸胀的双腿回房,道袍的下摆总沾着草屑与泥土,那是练到忘形时,踩出罡毯边缘蹭上的。
起初,他还是会在“摇光”位卡壳。有时是前面六步的气息没能连贯,到了第七步便成了强弩之末;有时是太急于求成,真气在“开阳”位便泄了大半,“摇光”位落足时,脚下的金线只微微一颤,连点热意都欠奉。但玄阳子那句“顺势而为”总在耳边回响,像一道清泉,洗去他心头的浮躁。
他试着换了种思路:把七步罡当成一首曲子。“天枢”是起调,要轻要柔,带着草木初萌的试探;“天璇”“天玑”是承转,气息要如溪流绕石,婉转中藏着韧劲;“天权”“玉衡”是高潮,力道需沉稳如钟,每一步都要踏得扎实;“开阳”“摇光”是收尾,要收得干净利落,余韵却要悠长。如此一来,每一步的呼吸、力道都跟着旋律走,倒比刻意控制时顺了许多。
这日清晨,雾气特别浓,像掺了牛乳的纱,将整个后院裹得严严实实,能见度不足丈许。远处的山峦只剩个模糊的剪影,院角的菊花在雾中若隐若现,花瓣上的露珠折射着微光,像散落的碎钻。叶法善站在罡毯前,闭了闭眼,将心神沉入体内——明境的修为让他能清晰“看”到真气在经脉中流转,如一条银色的小溪,在血管与筋骨间蜿蜒,连流速的快慢都看得真切。
他缓缓抬脚,足尖破开晨雾,踏向“天枢”位。吸气时,真气随气流升至膻中,如溪水上行,带着清润的生机;踏“天璇”时,真气转向两胁,如溪流绕山,在肋骨间画出柔和的弧线;踏“天玑”时,真气沉至丹田,如溪入深潭,在气海中心漾起圈圈涟漪。
一步步踏下去,气息越来越顺,仿佛不是他在控制真气,而是真气在牵引着脚步。足尖落在星位上的力道,不多一分,不少一寸,正好能引动金线的共鸣。雾气被他的步法搅动,在罡毯周围形成小小的漩涡,那些悬浮的水珠顺着星位的金线滚动,像在描摹北斗的轨迹。
当踏到“开阳”位时,他忽然觉得丹田气海微微一荡,一股温热的暖流顺着经脉直奔足底——这不是刻意引导的结果,而是前面六步的真气在自然汇聚,像六条支流汇入干流,带着势不可挡的力量!叶法善心中一动,不刻意干预,只跟着这股暖流的节奏,足尖轻点“摇光”位。
“嗡——”
一声轻响,似从地底传来。这次不再是微弱的金光,而是一团核桃大小的柔和光晕在“摇光”位亮起,金中带银,像揉碎的星子。更奇的是,这光晕亮起的瞬间,前面的六星位也跟着泛起连锁反应,从“开阳”到“天枢”,金线依次亮起,连成一柄完整的北斗,与天上尚未隐去的晨星遥相呼应,连雾气都被染上了淡淡的星辉。
叶法善只觉一股清凉的气息从头顶降下,顺着百会穴涌入体内,与丹田的真气相融。那气息刚猛中带着温润,像初秋的晨露落在滚烫的岩石上,激发出丝丝白气,又迅速渗入肌理。所过之处,原本有些滞涩的经脉仿佛被拓宽了几分,那些平日里难以触及的细微脉络,此刻都被这股星力滋养得舒展起来,舒服得让他差点哼出声来。
“成了。”玄阳子的声音从雾中传来,带着笑意,像藏在云后的月亮终于露了脸,“这是星力入体,好好感受,别浪费了。”
叶法善依言收步,盘膝坐在罡毯上,双手结印,引导着那股星力在体内流转。星力如细流,缓缓淌过四肢百骸,最后沉入丹田,与原本的真气融为一体。他能感觉到,丹田气海似乎比之前宽阔了些,真气的颜色也从乳白色变成了淡淡的银白,带着星辉的清冽。
直到这时,他才明白,步罡踏斗不仅能借天地外力,更能滋养自身根基。就像耕种,既要有种子(自身真气),也要有雨露(星力),二者相融,才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自那以后,叶法善的步罡越发纯熟。他能根据时辰变化调整气息:寅时斗柄指东北,属水旺之时,气要如猛虎出林,刚劲中带着潜藏的柔韧;申时斗柄指西南,属金盛之刻,气要如飞鸟归巢,轻盈里藏着收敛的锋芒。有时练到兴头,他甚至能闭着眼睛在罡毯上踏完一整套北斗罡,脚下的星位分毫不差,仿佛有北斗星在冥冥中指引。
道馆里的师兄们渐渐发现了他的变化。
大师兄负责看守前殿,每日清晨都能看到叶法善从后院出来,道袍上总沾着些星辉般的光点,那是星力未散尽的痕迹。“法善师弟这是得了踏罡的精髓啊。”他看着叶法善踏罡时周身流转的星辉,抚着胡须感慨道,“我当年练了半年,七星位才全亮,他这才半个月就成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