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鲸群用生命编织的守护光网,如同给新生的宇宙披上了一层温暖的襁褓。“基调”星云在其庇护下,脉动愈发沉稳有力,仿佛一颗强劲而安定的心脏,将平衡与希望的韵律泵送至已知宇宙的每一个角落。星萤接收到的小哲(星寰)那感激与安心的意念,以及那来自深渊的、冰冷而好奇的“期待”,都预示着暂时的风暴已然平息,但更漫长的守望才刚刚开始。
“银翼号”没有在边界久留。鲸群的牺牲与星萤的应对,虽然暂时击退了“帷幕之外”的窥视,但也无疑暴露了他们的位置和能力。观测站也不再安全。
“我们需要继续移动,寻找更稳定的据点,同时……履行我们的职责。”星萤的声音恢复了往常的冷静,但其中蕴含的决意已截然不同。她不再仅仅是记录者,更是新秩序的参与者和守护者之一。
伊瑟琳点头赞同:“‘旋律之庭’和其他‘和谐之声’的据点正在重新整合,但内部清洗需要时间。在外围行动,反而更灵活。”她看向星萤,眼神复杂,“你与‘星寰’、‘心之锚’乃至那些古老生命的共鸣……是独一无二的。你已成为新宇宙中一个关键的‘节点’。”
这个认知让众人感到一丝沉重,却也充满了使命感。
根据马文之前标记的坐标和卡尔逐渐恢复的记忆碎片,他们锁定了下一个可能存在“星尘号”幸存者的区域——一个位于新兴星云边缘、被称为“浅滩”的稀疏星系群,那里环境相对温和,适合生命苟延残喘。
航行在新生宇宙中,感受与以往截然不同。星辰似乎更加“亲切”,能量的流动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感”。他们甚至数次观测到一些刚刚萌芽的、意识尚处于朦胧阶段的原始生命形态,在以往严酷的宇宙环境中,这些都是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奇迹。
“法则的包容性,正在催生更多的‘偶然’。”星萤记录着这些变化,她的数据库正在成为研究新生宇宙的第一手资料库。
途中,他们经过了一个刚刚经历过“归寂”力场残余影响、万物凋零的星系。令人惊讶的是,在那片死寂的星域中,他们发现了一些微弱的、却顽强闪烁的生命信号——那是一种能够吸收静默能量、转化为自身养分的奇特硅基菌落。它们如同在灰烬中生长出的第一抹绿意,象征着生命那无与伦比的韧性。
“看吧,”哨站艾拉指着那些菌落,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只要有一丝可能,生命总能找到出路。”
方舟艾拉则更加务实,她收集了菌落样本和数据:“这些适应了新法则的生命形态,或许能为我们未来的重建提供帮助。”
就在他们为这片新生的希望感到欣慰时,星萤接收到了一段来自遥远星域的、公开的广播信号。信号并非来自某个具体文明,而是一个自称“播种者”的松散组织。
“……生命之火,不应独燃……”
……知识之种,当播星海……”
……吾等‘播种者’,愿以微薄之力,助新生之芽破土……”
……提供基础科技蓝图、环境改造数据、文明启蒙指南……”
……任何渴望成长之智慧,皆可于此频率回应……”
“播种者?”卡尔副舰长若有所思,“我记得……‘星尘号’的数据库中,好像有关于他们的零星记载,是一个非常古老、行踪隐秘的慈善性组织,据说在多个文明断代期出现过。”
是机遇,还是另一个陷阱?在新宇宙的背景下,任何未知势力都需谨慎对待。
带着警惕与一丝期待,“银翼号”抵达了“浅滩”星域。这里正如其名,星系稀疏,引力平和,几个年轻的行星系统正在缓慢形成,环境确实适合作为临时避难所。
马文立刻开始了大范围扫描,寻找救生舱或任何人工造物的信号。卡尔也努力回忆着“星尘号”解体前可能的逃生矢量。
然而,首先被发现的,并非“星尘号”的幸存者,而是一处……异常的能量源。
信号来自一颗荒芜、布满陨石坑的岩石行星背面。能量读数非常奇特,并非自然现象,也不同于已知的任何科技造物。它极其微弱,却异常稳定,仿佛一个被精心设置的、持续运行了漫长岁月的……信标?
“银翼号”谨慎靠近。在行星背对恒星的永夜面,一个不起眼的环形山中心,他们找到了信号源——
那是一个半埋在尘埃中的、造型古朴的银色金属柱。柱子表面刻满了无法辨识的、流动的几何花纹,顶端镶嵌着一块不断变幻色彩、内部仿佛有星云旋转的晶体。正是这块晶体,在持续散发着那奇特的能量波动。
“这不是‘星尘号’的技术风格。”卡尔肯定地说。
“也不是已知的任何高等文明造物。”星萤扫描后得出结论,“其科技层次……非常高,但能量运行方式与新生法则完美融合,甚至……带着一丝‘生命’的气息。”
就在他们研究这个神秘信标时,伊瑟琳突然发出一声低呼:“等等!这个符号……我认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灰烬纪元求生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我在灰烬纪元求生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