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在女子脸上轻轻一映,她缓缓摘下兜帽。
春织屏住呼吸。
那是一张久经风霜却难掩贵气的脸。
眉眼间透着一股凌厉的沉静,眼角有细细的纹路,却不显老态,反倒多了几分岁月沉淀下的从容与冷冽。
她目光流转间,竟有种令人心折的威仪。
“这……”李崇文忽然出声,声音里夹杂着一丝震惊与不可置信,“公主?!”
他手中攥着一本旧书,书页泛黄,封皮已破。
翻开内页,赫然画着一位身披凤纹长袍的女子,眉宇间与眼前人如出一辙。
昭王府长公主。
传说中早该死于宫廷政变、随兄长一同殒命的皇女。
春织心中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
她悄悄抬眸,打量对方神色,又迅速扫过霍砚的脸。
后者眉头紧锁,握刀的手不自觉收紧,显然是认出了这位身份尊贵的女子。
“林姑娘。”长公主缓缓开口,声音低而稳,仿佛能穿透屋内的沉闷空气,“你可知道,林父当年救下的,不只是一个落难之人。”
春织轻声道:“如今知道了。”
她语气平静,心却早已翻江倒海。
原来,养父林屠户曾是军伍出身,年轻时因伤退伍返乡,靠杀猪为生。
那时村里人都说他是个粗人,脾气暴躁,却待人宽厚。
谁也想不到,这个普普通通的老实人,竟曾在乱世之中救下一国之公主。
长公主垂下眼帘,似是在回忆那段血雨腥风的过往:“我兄长被毒杀,权臣篡位,我在亲信护送下仓促南逃。途中遇刺,重伤昏迷,是林父将我带回青溪村,藏入祖宅地窖疗伤。”
“三个月后,我恢复了元气,便离开此地,前往岭南联络旧部。谁知再归来时,林家已换了模样。林父失踪,林母病重,而你——”她停顿片刻,目光深沉,“林父将你视若己出,却未曾提过你的来历。”
春织心头一跳。
“你是谁的孩子?”长公主直视她的眼睛,一字一句。
屋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李崇文和霍砚皆屏息凝神。
春织抿了抿唇,眼神微闪,最终低声答道:“我不知道。”
她的确不知道。
自三岁起,记忆便是从一片混乱中苏醒,身边只有林父林母温柔的笑容。
他们从未提及她的身世,而她也从未问过。
她只知道自己是林家的女儿,哪怕不是亲生,这份情谊亦如山海般厚重。
长公主微微点头,像是早就料到这个答案:“当年我逃亡之时,曾留下一张藏宝图,藏于林家祖宅地窖之中。那是先兄留给我唯一的信物,也是我们复辟大业的关键。”
她顿了顿,语气忽然转冷:“如今,王府旧部欲起兵夺回正统,需得这张地图。但林家早已衰败,若贸然取图,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所以您找上了我。”春织接话,语调平稳。
“你是最合适的人。”长公主凝视着她,“你承了林父救命之恩,又是林家现在真正的主事者。我不求你助我谋反,只希望你能协助取回地图。”
春织静静听着,脑海中飞速运转。
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公主可知,林家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能遮风挡雨的林家。若您执意索取地图,请给林家一条生路。”
长公主闻言,竟露出一抹笑意:“你倒是比我想的更懂进退。”
她从袖中取出一枚红玉牌,递到春织面前:“这是我的令牌,若你愿意相助,我可保林家百年安稳。”
春织望着那枚红玉牌,指尖微颤。
她缓缓伸手接过,掌心一握,冰凉的触感让她心头一震。
她心中已有决断。
只是,还未到说出的时候。
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四人的脸庞,各自心事重重。
窗外夜风拂过,带着几分凉意,悄然潜入这片即将掀起风暴的小屋。
红玉牌在掌心发凉,春织指尖微颤。
她不动声色地将令牌收入袖中,抬头望向长公主,目光平静如水:“公主厚爱,林某感激不尽。只是林家如今人丁单薄,田产凋敝,实在难以承担如此重任。”
她话音未落,霍砚便已察觉她语气中的疏离与警惕。
他微微侧头,捕捉到春织眼中那一瞬的坚定。
长公主眉梢一挑,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你想拒绝?”
“不敢。”春织低声道,“我只是个乡野女子,家中尚有老母需照料,族中还有孩童要抚养。若贸然答应,恐害了全族性命。恳请公主容我三日时间,让我妥善安置家中老幼,再作决断。”
李崇文在一旁听得眉头紧锁,却也明白这是眼下最稳妥的应对之策。
他轻轻点头,以示支持。
长公主沉默片刻,终是缓缓一笑:“好,三日后,听雪楼再见。”
屋内气氛稍缓,但暗流涌动。
春织起身告辞,霍砚与李崇文亦随她一同离去。
夜风穿堂而过,烛火摇曳不定,仿佛映照着这场尚未开始、却已注定风波四起的命运棋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寒门巧妇理家记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寒门巧妇理家记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