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妡早已清查过名籍,对真实状况也有了解。
他们不签发执行,真不是重要的事。
当一个队伍里,有背景强硬,手腕强势,且想做实事的人,其他人是拦不住的。
转头,郭妡就趁皇帝来昭阳宫商量和亲之事后,向高皇后进言。
“妾身从前在尚仪局时翻阅过不少典籍,发现每有祥瑞现世的年份,朝廷大多或大赦天下,或减免赋税,或以其他方式施恩于民。
不过这些是三省六部该考虑的事,妾身不便置喙。只是眼下马上到年节,妾身想借着今年这份喜气,为掖庭宫七十岁以上的老宫人们讨个恩典。”
高皇后笑道:“你说就是。”
郭妡道:“妾身想将做蛋糕首月的进项拿出一部分,在掖庭宫办一场祈寿宴,还想请皇后娘娘亲临,勉励这些为皇家奉献一生的老宫人,为她们赐福赐寿。”
虽然铺子正式开张没多久,首月都没过完,但可以个人先垫后划扣,这倒不需过多纠结解释。
高皇后也只管欢喜,“这是好事,本宫允了。”
而皇帝,在一旁皱眉,“宫中还有年纪这般大的老宫人?”
听上去就是不知民间疾苦的。
这回不需郭妡回复,高皇后嗔道:“自陛下登基继位放出一批宫人后,至今十八年再未有大赦。上一批里有些宫人有来处,却无归处,所以自愿留下了,这么多年过去,可不是老了么。”
皇帝这才明白其中的故事,只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这个岁数着实长寿有福,那就办个大宴吧,只是不必你们出钱,核对好名录,确定了席面就去找戴胜,自内侍省领经费就是。”
郭妡就笑,她在皇帝跟前说自己出钱,皇帝得多不要脸才能由她自己出钱?
这是以退为进呢。
皇帝顺嘴肯定是提戴胜,就像沈楷顺嘴只会点万全的名。
那么,将戴胜拉进来关注这事,和皇帝自己关注也没什么差别了。
郭妡不急不慢谢恩,却又道:“只是此事没敲定前不宜声张。说得太早,老宫人们失了惊喜,其他宫人怕有想法,反倒不美。”
皇帝一想,是这个道理。
请七十的,六十九的未必心里会舒服,这事永远没法满足所有人。
但既然要办,就要办得和乐顺畅,毕竟还要接他们的福寿呢。
晚点揭晓就晚点吧。
得到皇帝允许后,郭妡就回去整理名录。
掖庭宫在册的,七十岁以上的老宫人共一百七十人。
其中在宫中养老的女官四人,宫女九十八人,太监六十八人。
席面不算豪华,食物要便于老人消化就豪华不了,还得小心翼翼防他们三高,全力规避一切要命的条件。
否则就会像某十全老人,一个千叟宴,办死一堆老人,简直造孽。
郭妡只用了三天就定好了一应事务,包含名单、食物、用具、侍宴宫人和歌舞表演。
跟着她做事的两名九品监作,林胥和齐羡都是嘴严的,一丝风声没走漏。
去找戴胜领钱时,戴胜道:“陛下有旨,祈寿宴叫贵妃也去为宫人赐福,郭掖庭令要妥善安排好,不要让两宫起争执,生嫌隙。”
郭妡挑眉,到底是传说中的真爱,这种长脸面的场合,皇帝第一个惦记的还是郑贵妃。
她只管领命,现在要郑贵妃和高皇后闹,也不能。
多个郑贵妃顶多就多个见证者。
开宴前一天,郭妡才叫掖庭局诸人去请那些老宫人。
王连忠本来还想啰嗦几句,下一刻,皇帝的口谕就到了。
王连忠和两个掖庭丞脸色铁青,只得派人去掖庭宫西北角的几个安置院落宣旨。
开席那日,王连忠带队捧着名册核对放行。
到开宴吉时前半刻,宫人一百七十席,只坐了五十九席。
皇家赐宴,位卑的侍从没有姗姗来迟的道理,此刻还没来的人,多半是来不了了。
王连忠捧着名册,两手发颤,心里已经明白了什么。
郭妡淡定瞥他一眼。
权欲迷人眼,也滋生无畏的勇士,比如眼前人,连掖庭局的底都没摸清,就敢淌这浑水。
她从不是吃独食的,携手并进共同富裕是她的理念。
她的康庄大道原本大家都可以走,但既然现在大家瞧不上,非要与她分庭抗礼,她就只好一人独享了。
这时代宫人的名录不像电视剧演的,只有一个名字,或者再加个籍贯。
古人没那么蠢。
事实上,每个人的名册上都有身高、掌纹和长相特征的详细登记,有的还有肖像。
虽然一般画的比较潦草抽象,但也会着重刻画那些明显特征。
许多特征不会因为年老就消失,核对起来非常方便。
所以,她不叫走漏风声,便是不能让人提前抹除这些记录。
或者找一些似是而非的人冒充。
而戴胜,他是皇帝的心腹,他当然敢偷偷走漏风声坏她的事,可他有什么必要呢?
掖庭令遴选那日,内侍省四名内侍分开两个阵营,私底下还不知道有多少阵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种田女登权力巅,谢谢诸位不做人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种田女登权力巅,谢谢诸位不做人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