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初设摊位,药膳遇冷
晨光刚把镇口的青石板路染成浅金色,苏婉清就推着小推车赶到了槐树下。老槐树的枝桠像撑开的绿伞,遮出大片阴凉,正是摆摊的好位置。她按照前一晚的规划,麻利地把旧桌椅摆好,铺上干净的粗布,又从推车里搬出两个陶瓮——一个装着“强身健体粥”,灵泉稀释液混着黄芪、糙米熬煮,开盖时飘出的香气里带着淡淡的药香;另一个装着“安神茶”,合欢花与酸枣仁在灵泉水中浸过,茶汤清亮,泛着浅琥珀色。
周围的摊贩也陆续支起摊子,卖糖葫芦的王大爷把插满红亮糖葫芦的草靶立在旁边,笑着跟她打招呼:“清丫头,第一次摆摊吧?别紧张,咱们这槐树下人多,准能卖得好。”
苏婉清笑着道谢,心里却有点发紧。她深吸一口气,学着其他摊贩的样子,清亮地吆喝起来:“药膳粥嘞!灵泉水熬的强身粥,暖身又补气;安神茶,睡前喝一碗,睡得香!五文钱一份,走过路过别错过!”
吆喝声刚落,几个赶集的村民停下脚步,探头往她的摊位看。一个穿着蓝布衫的汉子皱着眉问:“药膳?是不是苦得很?我可不爱吃草药。”
“不苦不苦!”苏婉清赶紧解释,“粥里就加了点黄芪,喝着只有米香,还有点甜;茶也是,加了合欢花,喝着润口。”
汉子犹豫了一下,又瞥了眼她的摊子,嘟囔了一句“一个弃妇的东西,干净吗”,转身就走了。苏婉清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心里像被针扎了似的——原主被休的事,还是成了别人议论的话柄。
她咬了咬唇,没气馁,继续吆喝。可接下来的半个时辰,路过的人虽多,却大多只是看看就走。有人怕药膳苦,有人嫌价格贵(五文钱能买两个馒头,够一顿饭),还有人听说她是“被休的苏婉清”,眼神里带着轻视,连问都不问就走开。
太阳渐渐升高,集市上的人越来越多,旁边王大爷的糖葫芦卖出去好几串,她的摊位前却还是冷冷清清。苏婉清伸手摸了摸陶瓮,粥和茶的温度都降了不少,她赶紧找了块厚布裹在陶瓮外保温,心里的焦虑一点点冒上来。
“清丫头,要不降价吧?”王大爷看她着急,忍不住劝道,“三文钱一份,先把人气拉起来再说。你这粥看着是好,可大家不尝,不知道味道啊。”
苏婉清摇摇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陶瓮边缘。她不是不想降价,只是这药膳的成本不低——黄芪是她托刘婶从镇上药铺买的,一文钱一小撮;灵泉虽不要钱,却每天限量,她昨晚熬粥用了近一半的量,若是降价,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亏本。更重要的是,她不想用低价拉人气——一旦定了低价,以后再涨价就难了,还会让人觉得她的药膳“不值钱”,坏了长远的口碑。
“谢谢您,王大爷。”她语气坚定,“我这药膳用料实在,五文钱真不贵。再等等,说不定一会儿就有人买了。”
话虽这么说,心里却没底。灵泉的功效她清楚,强身粥喝了能缓解疲劳,安神茶对失眠的人尤其管用,可这些“好”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光靠她嘴上说,根本没人信。她想起现代超市里“试吃促销”的法子,心里动了动,可又有点犹豫——试吃要浪费不少粥和茶,若是试了还没人买,损失就更大了。
正琢磨着,一个穿着青布裙的妇人牵着孩子路过,孩子指着她的摊位哭着要“喝甜水”。妇人停下脚步,皱眉问:“你这安神茶真能睡得香?我家那口子最近总失眠,夜里翻来覆去的,药铺的药又贵又苦,他不肯喝。”
苏婉清眼前一亮,赶紧说:“大娘,我这茶是用灵泉水和合欢花、酸枣仁熬的,一点都不苦,还带着甜味。您要是信得过我,买一份回去试试,要是不好喝,下次您来,我再给您换一份!”
妇人犹豫了半天,摸了摸口袋,最终还是摇摇头:“算了算了,五文钱呢,万一不管用,不是浪费了。”说着,拉着孩子就走了。
苏婉清看着她们的背影,心里的失落又重了几分。她靠在槐树上,看着陶瓮里几乎没动的粥和茶,心里开始反思——是不是她的吆喝方式不对?还是“药膳”这个名头太让人却步?
旁边卖菜的李婶路过,见她没生意,也劝道:“清丫头,不是婶说你,你一个姑娘家,卖什么药膳啊?不如卖点咸菜、腌菜,大家都爱吃,还便宜。”
“李婶,我这药膳是真的好。”苏婉清有点急,“我娘之前咳得厉害,喝了我熬的粥,好多了;我昨天上山崴了脚,喝了点灵泉水,今天就差不多好了。”
李婶撇撇嘴,显然不信:“哪有那么神?你就是年轻,想一出是一出。这镇上的人,都认老牌子,你这新摊子,没个三五天,没人敢买。”
苏婉清不说话了,心里却更坚定了——灵泉的功效是真的,她的药膳也没问题,只是缺一个让大家“相信”的机会。她不能放弃,母亲还等着她赚钱买药调理,她不能让母亲失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灵泉神医:开局休夫后我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灵泉神医:开局休夫后我成了首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