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骸号”庞大的舰船身躯在低沉悠长的号角声中,缓缓靠上了威灵顿港的深水码头。近一个月的漫长航程,巨大的舰队载着众多移民与物资,终于抵达终点。
铅灰色的海雾尚未完全散去,黏腻地附着在冰冷的船体、湿漉漉的栈桥,以及码头上每一张翘首以盼的脸上。
海风带着初春的寒意和浓重的咸腥味,却吹不散码头上沸腾的人声。
“是总督大人!总督大人的旗舰!”
“总督大人回来了!”
“回来了!都回来了!”
黑压压的人群如同沸腾的海浪,在码头上涌动。穿着皮袄的原住民、身穿北明制式军服的士兵、还有那些刚刚下船、脸上还带着长途跋涉疲惫与茫然的移民家属……
此刻,他们的目光都热切地聚焦在那艘缓缓停靠的巨舰。无数的手臂在挥舞,破旧的帽子被抛向半空,发自肺腑的欢呼声浪汇聚成一股撼动人心的洪流,甚至盖过了蒸汽吊臂粗重的喘息和海浪拍岸的轰鸣。
炎思衡一身笔挺的深蓝呢绒游骑兵将官常服,肩章上的将星在暗淡的阳光下依旧醒目。他站在舰桥边缘,右肩胛骨那道未愈的伤口在湿冷的海风刺激下,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然而,这痛楚远不及他此刻心头翻涌的复杂情绪——沉重、压力,以及被这片土地热烈拥抱的暖意。
他看到了码头上列队肃立的熟悉面孔。
荀文若站在迎接人群的最前方,身形依旧挺拔。他清俊的脸上带着主政操劳留下的淡淡疲惫,但戴着镜框的双眼却明亮如昔。
在他身后半步,是董休昭——这位主管情报的副手,全身裹在一件深灰色斗篷里,大半张脸隐藏在兜帽的阴影下,只露出线条冷硬的下颌和紧抿的薄唇,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冰冷气息,仿佛码头的喧嚣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冰壁。
董休昭身旁陈长文,现在则显得干练许多,一身利落的穿搭,正指挥着几队士兵和官员,有条不紊地引导着从其他运输船上涌下的人流,手势干脆,指令清晰,显示出极强的实务能力。
张文远、张儁乂、高孝伏三位心腹将领则披着笔挺的军装,好像三柄出鞘的利刃,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维持着必要的警戒,他们身后是肃立如林的游骑兵第一师精锐。
“思衡!”荀文若的声音穿透喧嚣,带着由衷的喜悦,他率先躬身行礼。
“恭迎总督大人凯旋!”张文远浑厚的嗓音紧随其后,张儁乂、高孝伏和身后的士兵齐刷刷地行了一个军礼,甲胄碰撞声清脆响亮。
炎思衡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他们,也扫过码头上那些欢呼的原住民和神情各异的新移民。
他看到了原住民眼中真挚的喜悦与信赖,那是他抚民安境、扫除圣洛邦联苛政后赢得的民心。也看到了新移民脸上的茫然与不安,那是背井离乡、前途未卜的彷徨。三万张面孔,三万份沉甸甸的责任,压在他肩上,沉甸甸的。
“文若,辛苦了。”炎思衡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荀文若耳中。这简单一句话,蕴含着对荀文若的感激,两人的发小之情不言而喻。
荀文若直起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侧身让开道路:“分内之事。法先生、沮先生、田先生,请!”
欢迎的晚宴盛大而短暂。威灵顿临时总督府的大厅里灯火通明,食物丰盛,但空气中弥漫的并非纯粹的喜庆,而是一种山雨欲来的凝重和亟待梳理的千头万绪。觥筹交错间,新旧人员的目光无声交汇,有审视,有期待,也有隐隐的角力。
晚宴过后,灯火通明的议事厅内,巨大的北岛沙盘占据了中央位置。檀木长桌两侧,济济一堂。
炎思衡端坐主位,左侧是荀文若、董休昭、陈长文、张文远、张儁乂、高孝伏这些“老臣”;右侧则是法孝直、沮广平、田元浩这三位“新人”。
“开始吧。”炎思衡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目光首先投向荀文若,“文若,你先来。我不在的这些日子,北岛的事,你费心了。”
荀文若站起身,姿态从容。他没有急于开口,而是走到沙盘旁,拿起一根细长的指挥棒,点在威灵顿的位置上。他的声音平稳清晰,流淌在寂静的议事厅内。
“总督离岛期间,岛上政务,以‘安民、恢复、备防’六字为纲。”指挥棒在沙盘上移动,精确地点过几个重要节点,“第一是战后重建。圣洛邦联残余势力、虽然已经肃清,但战火创伤还在。威灵顿港受损炮台十二座,现已修复九座,剩余三座的防潮密封层正在加固,月底前可全部验收为‘优’。岛内战后被焚毁的民房、工坊,已基本重建完成,流民基本安置。威灵顿到帕默斯顿的铁路线,因战事中断的五十公里路段,已经修建完毕。”
他顿了顿,指挥棒指向沙盘上代表农田的区域:“第二是春耕农事。特恩兰特旧制土地分配混乱,豪强隐匿了众多良田。我已主持重新丈量北岛田地,按北明新制,编户齐民。今春播种的面积,较去年特恩兰特公国统治时期,增加了四成。引水渠三期工程提前半月完工,新垦‘青禾区’万亩良田已悉数播种。”他抬眼,目光扫过在座的其他人,最后落在炎思衡脸上,“目前粮库储粮,可支撑现有岛民及新迁入的三万移民,度过今冬明春。如果开源节流,还可以支撑更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火权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铁火权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