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议,”林逸清晰地说道,“所有晶核,按七三分成。七成由贵部护送回‘磐石’基地,优先用于研究和技术转化,研究成果双方共享。另外三成留在堡垒,由周教授团队进行基础应用研究和应急能源储备。同时,希望基地能根据研究进展,优先向我们提供基于晶核技术的新式武器和装备。”
这个方案既顾全了大局,也保障了堡垒的利益,显得大气而富有远见。
磐石指挥官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郑重地敬了一个礼:“我代表‘磐石’基地,接受这个方案,并感谢FOP堡垒的深明大义!我以个人名誉和职务担保,研究成果必将共享,支援必将优先送达!”
傍晚时分,一支由三辆装甲车组成的特别车队准备出发。中间那辆经过了紧急改装,成了移动的重症监护室,刀疤脸躺在恒温医疗舱内,身上插满了管子,由一名军医和两名护士全程监护。陪同人员全副武装,坐在护卫车上,负责安保。
堡垒几乎所有能动的人都出来送行。气氛沉重而肃穆。
林逸走到医疗舱前,隔着玻璃看着里面那个曾经生龙活虎、如今奄奄一息的战友,拳头紧握,沉声道:“老刀,挺住!堡垒需要你,我们等你回来!”
大牛红着眼睛,用力拍了拍车厢:“兄弟,基地见!等你好了,咱们再一起砍他娘的!”
车队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驶离堡垒,向着西北方向的希望之路驶去。众人的目光久久没有收回,充满了担忧和期盼。
刀疤的离去,带走了一份沉重的牵挂,也留下了一份不屈的精神象征。
大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FOP堡垒死战不退、重创静默区混沌军团的消息,却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通过残存的无线电波、冒险者的口口相传,迅速在广袤而绝望的废土世界流传开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堡垒外围的侦察哨开始频繁报告异常情况。
起初是三三两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幸存者,他们如同朝圣般,从各个方向的废墟中钻出,远远地眺望着那座在夕阳下矗立、仿佛闪耀着希望之光的堡垒,眼中充满了渴望与畏惧。
很快,小股的幸存者团队开始出现,他们拖家带口,带着微薄的行李,在堡垒外围的安全区边缘徘徊、扎营,并尝试着派出代表,小心翼翼地接触堡垒的巡逻队,询问收留的条件。
“我们听说……这里能挡住那些怪物……是真的吗?”一个带着孩子的母亲,怯生生地问巡逻的战士,她的眼神中,是久违的、名为“希望”的光芒。
“我们愿意干活!什么都能干!只求给口吃的,有个安全的地方住!”一个满脸风霜的老者,代表着他的几十人的小团体,几乎是在哀求。
面对这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同胞,堡垒的管理层陷入了两难。收留,意味着本就紧张的粮食、药品、住所等资源将面临巨大压力,甚至可能带来治安和卫生问题。不收,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在荒野中自生自灭?
“收!”林逸在听取了各方意见后,做出了艰难而坚定的决定,“但我们不能毫无准备地接收。立刻制定临时安置和管理条例!所有投奔者,必须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和背景询问,暂时安置在堡垒外围新划定的‘过渡营区’。有技能者优先录用,壮劳力参与堡垒扩建和防御工事建设,按劳分配食物和积分。老人、孩子和伤员,由医疗所统一评估,尽力救治。”
命令一下,堡垒如同一个巨大的磁石,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吸纳着周围区域的幸存者。每天都有新的面孔加入,过渡营区迅速扩大,变得人声鼎沸。虽然条件艰苦,但秩序在军队和堡垒老队员的维持下,基本稳定。希望,如同星星之火,在这片死寂的废土上开始燎原。
人口的急剧膨胀,立刻带来了最直接的问题——空间严重不足。
原有的FOP堡垒设计容量有限,如今不仅要容纳原有人员和军队,还要接纳大量新来者,早已人满为患。过渡营区的帐篷和简易棚屋拥挤不堪,卫生和安全隐患突出。
“我们必须扩张!”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林逸指着堡垒及周边地区的地图,语气坚决,“以现有堡垒为核心,向东西两侧延伸,建立外围防御圈和新的居住区。将前沿观察哨(FOP-7)的功能,从一个单纯的军事哨所,升级为一个具备自持能力的大型幸存者聚居地!”
他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第一步,清理并巩固堡垒东侧那片相对完整的工业废墟和西侧的老旧住宅区,建立初步的防御工事和基础设施。第二步,连通这两片区域,形成互为犄角的防御体系。第三步,逐步向更外围探索和清理,扩大安全区范围。”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投入、更繁重的劳动和更大的防御压力。但这也是必然的选择,是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同意!”磐石指挥官代表援军表态,“我部将留下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协助你们完成初期扩建和防御任务,并提供必要的工程和技术指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末日堡垒建造大师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末日堡垒建造大师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