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 号在太空垃圾带中缓缓漂浮,舰体还残留着撞击集装箱的震颤余波。我靠在船长座椅上,指尖轻轻抚摸数据板边缘 —— 刚才冲出残骸的狂喜还未完全褪去,后背的冷汗却已在低温中凝结成冰凉的触感。观测窗外,废弃星舰残骸的阴影笼罩着船体,像一道临时的屏障,将远处拦截舰的探照灯隔绝在外,可这种安全感,却在系统突然响起的警报音中,瞬间土崩瓦解。
“紧急警告!传感器边缘检测到高速目标信号!非我方识别码,初步判定为学院援军舰艇,数量 2 艘,正以 120m/s 的速度向当前位置逼近,预计 3 分钟后进入武器射程!” 系统的机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光幕上原本简化的导航界面被强制切换,左侧弹出两个模糊的传感器画面 —— 画面中,两道银白色的流线型舰体在太空背景中快速移动,像两道锋利的闪电,身后拖着淡淡的能量尾迹,与 “老兵” 号 0.0075m/s 的速度相比,悬殊得如同猎豹与蜗牛。
120m/s!我猛地从座椅上坐直,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之前的 “猎鹰” 级拦截舰速度已足够棘手,而这两艘新出现的援军舰艇,速度足足是拦截舰的 0.8 倍,显然是更先进的轻型护卫舰或武装突击艇 —— 它们的作战能力,绝不是普通拦截舰能比的。
“传感器画面增强处理中…… 处理完成!” 系统的扫描光束在光幕上快速闪烁,模糊的舰体轮廓逐渐清晰:左侧舰艇体长约 80 米,舰体呈纺锤形,表面覆盖着银灰色的复合材料装甲,舰首下方装有一门双联装能量炮,炮口泛着淡蓝色的冷光,两侧舷窗下方各有 3 个导弹发射巢,舱门紧闭却依旧透着威慑力;右侧舰艇稍小,体长约 60 米,舰体更扁平,舰尾装有 4 个推进器喷口,显然是为高速机动设计,舰体中部架设着两门旋转式机关炮,炮管在传感器画面中隐约可见,正随着舰体转向缓慢调整角度。
“目标舰艇型号确认:左侧为学院‘苍鹭’级轻型护卫舰(配备双联装 120mm 能量炮,射程 8000 米,可击穿 20mm 钛合金装甲;6 枚‘追猎者’防空导弹,锁定范围 5000 米),右侧为‘隼’级武装突击艇(配备两门 30mm 旋转机关炮,射速 1200 发 / 分钟,有效射程 3000 米;2 组电磁鱼雷发射管,杀伤半径 100 米)。” 系统的播报声像一把重锤,每一个参数都敲在我的心上 ——“老兵” 号 15mm 的钛合金装甲,在 “苍鹭” 级的能量炮面前,与纸糊无异;而 “隼” 级的机关炮,只需 10 秒就能将船体表面打成筛子。
我下意识地看向 APU 能源读数 ——28%,推进器喷口温度虽已降至 90℃,却依旧处于警戒范围边缘,之前撞击造成的轻微变形尚未修复,若再遭遇攻击,推进器很可能彻底失效。更糟糕的是,我们当前所处的废弃星舰残骸,虽然能遮挡拦截舰的探测,却也限制了 “老兵” 号的机动空间,一旦援军舰艇形成包围,我们将陷入 “退无可退” 的绝境。
“援军舰艇已进入通讯范围,正在发送加密警告信号,系统正在尝试破译…… 破译成功!” 光幕上弹出一行刺眼的白色文字,字体带着冰冷的威慑力:“废弃探索舰 EX-731,立即停止所有移动,关闭推进器,打开舱门接受登舰检查!限你们 60 秒内回应,超时将视为抵抗,直接启动武器攻击!重复,60 秒倒计时开始!”
60 秒!我盯着光幕上跳动的红色倒计时,手指在数据板上疯狂滑动,试图找到任何一丝突围的可能。导航地图上,太空垃圾带的密集区域在左侧 500 米处,那里堆满了直径超过 10 米的废弃货运舱和星舰碎片,或许能借助复杂地形躲避援军的追踪,可以 “老兵” 号的速度,至少需要 15 分钟才能抵达,而援军 3 分钟后就会进入武器射程,根本来不及。
“系统,能不能再次提升推进器功率?哪怕只到 105%,只要能再快 0.001m/s,我们或许能提前抵达密集区域!” 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目光扫过推进器状态数据 —— 喷口变形虽未修复,但核心部件仍在运转,或许还能再压榨出一丝潜力。
“绝对不可行!当前推进器已处于超负载运转状态,100% 功率已是结构极限,若强行提升至 105%,喷口将在 15 秒内彻底断裂,推进器完全失效,‘老兵’号将彻底失去移动能力!” 系统的拒绝斩钉截铁,光幕上弹出 “强行提速模拟动画”—— 推进器喷口在红色能量冲击下断裂,金属碎片在太空中四散飞溅,“老兵” 号像断了线的风筝,在垃圾带中漫无目的地漂浮,画面触目惊心,彻底打消了我冒险的念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