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 号的舰桥内,淡蓝色的警示灯疯狂闪烁,传感器屏幕上,两艘 “血狼” 突击艇的红点已逼近至 5 公里 —— 这是激光炮的最佳射击距离,炮口的暗红色光芒透过摄像头,清晰地映在雷诺眼中,像两双索命的眼睛。星璃紧紧抱着他的手臂,额间的菱形晶体泛着微弱却坚定的蓝光,即使恐惧,也没有松开分毫。
“还有 30 秒!再不投降,我们就直接炸了你的引擎!” 公共频道里海盗的怒吼带着最后通牒的残忍,后方突击艇的激光炮能量读数已飙升至 100%,随时可能射出致命一击。雷诺的手心全是冷汗,操控杆在手中微微颤抖,绝望像潮水般淹没了他 —— 难道第一次佣兵任务,就要和星璃、“老兵” 号一起葬身这片小行星带?
就在这时,数据板突然发出一阵急促的 “嘀嘀” 声,不同于警报的刺耳,这声音带着 “紧急方案生成” 的特殊频率。屏幕上瞬间弹出一条绿色提示框,像黑暗中突然亮起的光:【检测到致命威胁,启动 “非对称应急方案” 计算,已生成 3 项可行策略,需在 20 秒内执行,超时将失去规避窗口】。
“系统!快显示方案!” 雷诺几乎是吼出来的,手指飞速滑动屏幕,三项方案的详细内容瞬间展开,每一条都带着 “剑走偏锋” 的冒险,却也是唯一的生机:
方案 1:能源极限调配 —— 以盾换命
? 核心操作:关闭全舰非必要设备(含生命维持系统备用模块、传感器次要通道),将 90% 备用电力(约 0.5kWh)输送至应急护盾,同时激活 “护甲偏转程序”,通过能量脉冲强化舰体装甲的激光反射率,使护盾抗打击能力提升至原有的 2.5 倍,护甲偏转效率提升至 40%。
? 风险:能源调配后,生命维持系统仅能维持基础供氧(1 小时上限),传感器扫描范围缩小至 10 公里,且护盾强化持续时间仅 15 秒,超时后将因能源耗尽陷入瘫痪。
? 适配场景:抵御首轮致命攻击,为后续机动争取时间。
方案 2:碎石障碍制造 —— 以乱破局
? 核心操作:启动舰体前部的 “小型牵引光束”(原用于打捞碎片,功率仅 500W),锁定前方 3 公里处的碎石群(含 12 块直径 0.5-1 米的岩石),通过能量脉冲将碎石牵引至突击艇航线,形成 “移动障碍区”,干扰其瞄准与机动,迫使敌方改变航向。
? 风险:牵引光束功率不足,仅能影响 500 米范围内的碎石,且需持续输出能量(每秒消耗 0.01kWh),可能导致方案 1 的护盾强化时间缩短至 10 秒;若碎石分布不均,可能无法形成有效障碍。
? 适配场景:打乱敌方夹击阵型,为紧急机动创造空隙。
方案 3:引擎过载机动 —— 以险求生
? 核心操作:将推进器功率强制提升至 150%(超出安全阈值 50%),启动 “短程不可控跃迁”(非超空间,仅为亚光速极限冲刺),向左侧 1.2 公里处的碎石间隙进行 0.3 秒瞬时机动,规避当前锁定,同时利用跃迁后的能量紊乱,暂时屏蔽敌方传感器信号(持续 5 秒)。
? 风险:引擎过载可能导致推进器喷口永久性损伤(修复概率仅 30%),不可控机动存在 50% 概率与碎石碰撞,且跃迁后舰体将因能量紊乱陷入 3 秒短暂失控。
? 适配场景:脱离敌方锁定,进入障碍区寻求掩护。
“20 秒倒计时开始:19…18…17…” 数据板的倒计时提示像催命符,每一秒都在压缩生存窗口。雷诺没有时间犹豫,目光扫过三项方案,瞬间做出判断:“方案 1 和 2 同时启动!先扛住攻击,再制造障碍,最后执行方案 3 机动!”
“收到,能源调配启动,牵引光束预热中,10 秒后完成准备。” 系统的机械音带着罕见的急促,舰桥内的灯光突然暗了下来 —— 非必要设备已全部关闭,只有操控台和护盾指示灯保持亮着,空气循环风扇的 “嗡嗡” 声减弱至几乎不可闻,舱内温度开始缓慢下降。
“星璃,憋住气,我们马上要避开攻击了!” 雷诺快速解释,同时按下 “能源调配确认” 按钮。数据板上的护盾能量读数瞬间从 45% 飙升至 112%(超量加载),舰体外部传来一阵细微的 “嗡鸣”,应急护盾的淡蓝色光芒透过观测窗,在太空中形成一层薄薄的能量屏障,像给 “老兵” 号穿上了一层发光的铠甲。
“10…9…8…” 海盗的倒计时还在继续,后方突击艇的激光炮突然亮起刺眼的光芒 ——“开火!” 随着海盗的怒吼,一道暗红色的激光束撕裂太空,直扑 “老兵” 号的引擎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