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认罪伏法的消息,如同最终落下的铡刀,带着凛冽的寒光和不容置疑的终结意味,为这场席卷朝堂数月、牵动天下人心的巨大风暴,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这消息通过朝廷的塘报、官府的告示以及民间口耳相传,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反应——有幸灾乐祸,有拍手称快,有兔死狐悲,更有无数人开始重新审视朝堂的格局与自身的立场。
翌日,景和帝在召集内阁重臣、六部尚书及几位德高望重的勋贵进行了长达数个时辰的紧急闭门廷议后,于当日下午颁布明发谕旨,以邸报形式通传各级官府,并张榜公告天下。这道由皇帝亲自审定、措辞极其严厉的圣旨,如同一声惊雷,在已然不平静的湖面上再次投下巨石。
旨意之中,用词犀利,历数文渊结党营私、把持朝政、贪墨巨额军资、勾结外海敌对势力、信奉淫祀邪神、图谋不轨等十大罪状,并明确指出“证据确凿,铁证如山,其本人亦已供认不讳,罪大恶极,罄竹难书”。最终,依律谋逆大罪条款及祖宗家法,判处文渊极刑——凌迟处死,立即执行;抄没其全部家产,充入国库;夷九族。其核心党羽,如工部侍郎刘志远、漕帮头目“翻江鲨”张平涛等一干要犯,皆按律严惩不贷,或处斩,或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
旨意最后还明确,其余涉案官员,无论官职大小,将由三司会同吏部,根据其情节轻重、认罪态度,逐一核查审定,或罢官夺职,永不叙用,或降级罚俸,留任察看。
此令一下,朝堂之上因此案空出的重要位置竟达数十之多,堪称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清洗与大换血,其波及范围之广,令人咋舌。
圣旨之中,亦不忘褒奖在此案中秉公执法、不畏权奸、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钦察使”云逸,被点名“忠勇可嘉,智勇双全,于危难之际受命,洞察奸邪,果决勇毅,一举擒获国贼,肃清寰宇,居功至伟”,特擢升为正四品忠武将军,实授京营骑军副统领一职,仍兼骁骑尉勋爵,赐黄金百两,锦帛千匹,以示荣宠。刑部左侍郎周正明、大理寺卿狄怀英等主审官员,亦因“恪尽职守,明察秋毫,维护国法尊严”而各有丰厚封赏,或加衔,或赐物。甚至连前期误打误撞“发现”工部杂库违禁品的林远,也被皇帝在旨意中随口嘉奖了一句“勇于任事”,乐得这位本就心思简单的纨绔好几日合不拢嘴,走路都更添了几分威风。
行刑之日,京城可谓万人空巷。曾经高高在上、一言可决无数人生死的文相,被剥去官服,身着赭色囚衣,囚于木笼之中,游街示众,最终在城西的法场上,在无数百姓复杂的目光注视、窃窃私语乃至毫不掩饰的唾骂声中,走完了他人生最后一段充满耻辱与痛苦的旅程。
其家产被如狼似虎的官差彻底抄没,无数奇珍异宝、古玩字画、地契房契被登记造册,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库,那座昔日车水马龙、象征着无上权势的宰相府邸,也被贴上了冰冷的封条,彻底成为了过去,象征着文家时代的终结与那座权力大厦的轰然倒塌。
随着文渊的伏法及其核心党羽的迅速清算,朝堂之上弥漫了数月之久的紧张、压抑、人人自危的气氛,似乎终于得以缓解和驱散。新任的官员在吏部的铨选和皇帝的默许下,陆续填补着空出的重要职位,帝国的政务机器在经历了一番剧烈震荡后,开始艰难地重新步入正轨。
表面上,帝国的心脏恢复了往日的节奏与活力,一场足以倾覆社稷的巨大危机似乎已然平息,天下重归太平。
然而,在这看似尘埃落定、河清海晏的表象之下,那些真正洞察时局的人都能感觉到,暗流依旧在悄然涌动,并未停歇。
云逸搬入了皇帝新赐的、位于城南权贵聚集区的忠武将军府。这座府邸比之前的云府不仅面积大了数倍,亭台楼阁、花园水榭一应俱全,装饰也更为气派典雅,无不彰显着新任主人身份的变化。
但这更大的府邸、更高的官职,也意味着更多的关注、更复杂的人际往来和无形中更重的责任。石猛、赵铁柱、王栓子等从北境就跟随他的老部下自然一同跟随而来,负责起府邸的核心护卫。
李小三也凭借其在此次案件中多方奔走、提供关键线索的功劳,被云逸正式纳入麾下,给了个府中管事的名头,负责打理一部分外部事务、人情往来以及消息打探。而鬼手七赵小七,则依旧隐于市井暗处,作为云逸手中最隐秘、最可靠的一张牌,负责监控京城的地下动向和那些不宜明面查探的消息。
升官晋爵,皇恩浩荡,并未让云逸有丝毫的志得意满或松懈。他内心深处始终紧绷着一根弦。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扳倒文渊,仅仅是斩断了“星陨阁”这只神秘巨兽伸入帝国核心的一条最粗壮、最关键的触手,但这个组织本身根基深厚,行踪诡秘,其实力并未受到根本性的损伤,反而因为文渊这条重要内线的暴露而变得更加警惕、更加隐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小偷传奇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小偷传奇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