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李特的选择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但细想起来,又好像合情合理。他推掉了MIT的橄榄枝,也谢绝了其他几所NCAA一级联盟大学的奖学金,一头扎进了家门口的印第安纳大学。理由简单又实在:他憋着股劲想在更高水平的场子上证明自己,而印第安纳大学篮球底蕴厚、竞争狠,加上能留在熟悉的地方,眼下看来是最合适的选择。他爹李建国对着这个决定沉默了老半天,最后只是长长叹了口气,塞给他一本《运动生物力学》和一个看起来挺精密的计时器:“选好了路,就得用最科学的法子走到头。把你的训练数据记清楚,定期分析,别瞎练。”老妈苏梅则悄悄给他备齐了一水儿的新铺盖新脸盆,眼里全是支持,也藏着不舍。妹妹李雪更甭提了,兴奋得见人就说她哥马上就要去打“NBA”了——虽然离那一步还远着呢。
2001年秋天,布卢明顿的枫树叶变得金黄火红。李特提着不算多的行李,踏进了印第安纳大学那座气势恢宏的篮球馆。空气里混着消毒水、汗水和老地板特有的味道,墙上挂满了荣誉旗帜和退役的球衣,无声地炫耀着这里的辉煌家底。作为一个刚满17岁没多久的大一新生,他那张还带着点青涩的脸上,依旧是那副惯常的平静模样,但心底里,一丝微弱的期待和紧张,像小火星似的悄悄窜动着。
主教练迈克·戴维斯在自己办公室见了他。戴维斯教练年纪不算大,脸上总带着股急于干出点名堂的焦躁劲儿,精力倒是旺盛。他刚接手球队一年,正被传奇教练鲍勃·奈特留下的巨大阴影压得有点喘不过气,迫不及待想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铁军。
“李,欢迎来到山地人队。”戴维斯教练嗓子有点哑,但说话直接,“你的高中比赛录像,我翻来覆去看了不少遍。尤其是州决赛最后那一下子。”李特点点头,没吭声。“我知道,你的得分数据不那么起眼,”戴维斯教练站起来,走到白板前,“但我这儿需要的是能帮球队赢球的人,不光是会得分的。你的身高、你这臂展、你的移动,特别是你在防守端的那股专注劲儿……还有那种,好像能预知未来的判断。”他用马克笔敲了敲白板,“我们上赛季防守不够硬。我得找个能从一号位防到四号位的多面手,一个能抢板、能补防、能掐断传球路线的蓝领工兵。你觉得你行吗?”
“我会拼尽全力,教练。”李特的回答短促有力。
“很好。”戴维斯教练似乎对他的态度挺满意,“进攻端,你得把掩护做扎实了,学会空切,拼命冲抢前场篮板,还有,把那该死的空位投篮给我扔进去。至于持球单打?暂时没你什么事。明白吗?”
“明白。”
接下来的全队见面,气氛就鲜活多了。贾里德·杰弗里斯,那个身高接近两米一零、名震全美的前锋,带着自信甚至有点小傲气的笑容,拍了拍李特的肩膀:“嘿,新来的,欢迎入伙。听说你防守有两下子,训练课上让我见识见识?”话听着挺友好,但里头明显藏着挑战的味儿。
主力控卫汤姆·科弗,是个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成、作风硬朗的白人后卫,他只是简单跟李特握了握手:“准备好流几层皮吧,菜鸟。”神射手凯尔·霍恩、内线猛男杰夫·牛顿还有其他队员也陆续跟李特打了照面。队伍里弥漫着新赛季开始的兴奋,也掺杂着上赛季止步NCAA十六强的不甘心。
头几周的训练,全是枯燥的体能储备和复杂的战术灌输。李特闷不吭声地观察着一切,拼命往脑子里塞那些绕来绕去的战术跑位。单论身体天赋,他在队里算不上最炸裂的,但那份超乎寻常的冷静和专注,很快就被教练组盯上了。防守演练的时候,他总能很快吃透教练的意图,提前卡到最要命的协防位置,那两条长胳膊总能在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干扰传球。他的防守滑步扎扎实实,重心稳得根本不像个刚进大学的小屁孩。
有一次队内对抗赛,杰弗里斯想用身板强吃李特,结果发现自己像是撞在了一堵看似单薄、实则硬邦邦的墙上,动作直接变形,投了个离谱的球。换到外线,科弗想用速度和变向过掉他,李特却总能靠着出色的横移速度和长臂笼罩,有效地拖慢他的节奏。
“瞅见没?”助理教练低声对戴维斯说,“那小子防守智商高得吓人,几乎从不丢位置,而且下手干净,很少赔上犯规。”
戴维斯教练摸着下巴颏,点了点头:“进攻是糙了点,处理球也小心。可他在场上那架势……一点都不带慌的。好像这种场面他见过八百回似的。这种心态,难得。”
训练结束后,李特通常会自己加练投篮和力量。他记着老爹的“科学训练法”,老老实实记录自己的投篮命中率、深蹲的重量和次数,琢磨着怎么一点点提高。他很少掺和队友们晚上的局,多半泡在图书馆或者宿舍看书。这种独来独往让他显得有点不合群,但也赢得了不少人的尊重,毕竟,论训练态度,你挑不出他半点毛病。
印第安纳的秋天越来越深,训练馆里的拍球声、哨声和脚步声从早响到晚。李特就像一颗被悄悄埋进沃土的种子,在不见光的地方默默吸着养分,就等着哪天破土而出。主教练戴维斯在自己的战术板上,默默地把李特的名字从“轮换备选”慢慢挪到了“防守关键棋子”那一栏。他心里清楚,这个不怎么爱说话的华侨小子,没准儿就是他打造钢铁防线最需要的那块宝贝疙瘩。而更大的舞台,已经在前面等着他们了。
喜欢篮坛的荣耀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篮坛的荣耀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