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最后一丝光阴,终于在一种几乎凝滞的、令人窒息的沉重氛围中悄然流尽。年关已至,漕帮分舵内却不见半分喜庆气象,反而如同一座被遗弃的古堡,死寂中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绷。运河彻底封冻,冰面厚实泛着青黑幽光,码头上空无一人,往日喧嚣被一种绝对的寂静取代,唯有北风不知疲倦地呼啸,卷起雪沫抽打建筑,发出单调而凄厉的呜咽。分舵内部,大部分人手已被遣散,留下的核心帮众行色愈发匆忙,眼神交汇时带着难以掩饰的警惕与凝重,仿佛在默契地等待着某个重大时刻的来临。张彪所在的内院终日门户紧闭,如同蛰伏的凶兽,散发出的无形威压让整个分舵的空气都仿佛稠密了几分。陈骏能清晰地感觉到,围绕自己的那张监视之网,已然收紧到了极致,他仿佛被置于一个透明的琉璃罩中,每一丝细微的动作,都可能引来暗处目光的审视。
陈骏安然坐在那间作为“诱饵”的厢房内,窗外是铅灰色的、毫无生气的天空。炭盆里,几块劣质炭薪勉强维持着微弱的、橘红色的火苗,散发出的热量有限,仅能驱散紧贴盆沿的一小圈寒意。他的面前,书案上摊开的并非往日需要处理的文书纪要,而是几张他自己精心绘制的、笔触略显生涩却力求精准的人体经络草图,旁边散落着数页写满蝇头小字的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从“济世堂”老郎中处得来的药材性味归经知识,以及他结合自身那丝混乱气感所做的种种推测、联想和待验证的疑问。
“医武不分家”的理论种子,已在他心中播下,但理论终究虚悬,需实践之土方能孕育生机。尤其对他目前这种体内气息既“乱”得难以捉摸,又隐隐感觉“有点意思”的诡异状态,空谈理论无异于望梅止渴。他迫切需要一种具体、可控、风险尽可能低的方式,来主动干预、细致观察、乃至尝试引导自身气血的运行,从而验证理论,摸索前路。而眼下最可行、最直接的途径,莫过于借助药物外力——即药浴与内服丹丸。
然而,炼丹制药,在此世江湖中,向来被视为高深莫测、秘而不传的技艺,往往与门派传承、独门秘方紧密相连,稍有差池,轻则药石无效,重则经脉受损、走火入魔,凶险异常。陈骏一无师承指点,二无秘方可依,三无实践经验,若贸然尝试,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无异。
但他拥有一个此世绝大多数武者所不具备的、源自异世的独特优势——科学的、系统化的实验思维。他决定,不将此次尝试视作玄乎其玄的“炼丹”,而是定位为一次严谨的、基于有限理论假设的生物体自我干预实验。
实验总目标:配制安全性最高、旨在温和强健筋骨、辅助疏通气血的基础药浴方与口服丹丸。
核心理论假设:基于已获取的经络药理知识(药材归经、性味功效)及自身实时身体反馈,药物成分可经由特定途径(皮肤渗透/肠胃吸收)作用于相应经络系统,从而产生可观测的生理效应。
实验方法论:
严格控制变量:精确记录药材种类、配比、用量、处理方式(煎煮时间、火候)、使用频率与时长。
细致观察记录:采用主观感受(温热、舒缓、气感变化等)与客观迹象(睡眠、精力、旧伤反应等)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记录每次干预后的身体反应。
循序渐进原则:从极小剂量、最低频率开始,密切监测任何不良反应(如燥热、失眠、不适),确保安全边际。
对比分析:在不同参数(如调整单味药比例)下进行尝试,对比效果差异,寻找潜在规律。
最高安全原则:效果其次,安全第一。宁可无效,绝不冒进。任何微小不适立即停止并分析原因。
基于现有认知和分舵药库常备药材情况,他锁定了数种药性相对平和、常用于补益气血、强健筋骨的基础药材:黄芪(补气固表,药性温和,为补气要药)、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至于活血力量较强的红花,他决定暂缓使用,或在后续阶段以极微量尝试。这些药材即便配伍效果不显,因其平和之性,也较难引发剧烈毒副作用。
第一步,从风险最低的药浴开始。药浴通过皮肤腠理吸收,作用相对温和、缓慢,为首选安全路径。
他利用整理近期物资账目的机会,仔细核对了药库的出入记录,确认所需基础药材库存充足。随后,他寻了个由头,找到负责杂役管理的执事,面露恰到好处的疲态与不适,言辞恳切地解释:“执事,近日天气酷寒,小子往日落下的旧伤处总觉僵痛不适,夜间难以安眠,想领些寻常的活血舒筋药材,如黄芪、当归、牛膝之类,煎水烫敷,活络一下气血,不知是否合乎规矩?” 理由充分合理(旧伤未愈是事实,天寒寻求缓解是常情),所需药材普通,量也不大,执事未作深究,按惯例批了仅够数次使用的少量药材。整个过程,陈骏神态自然,仿佛只是办理一件寻常杂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对弈世间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对弈世间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