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缝中的七日蛰伏,对陈骏而言,已非简单的肉体休养与创伤平复,更似一场脱胎换骨的心境蜕变。“酒痴”那两次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点化,言语诘屈聱牙,却如洪钟大吕,在他原本被世俗武学框架束缚的心神中,硬生生撞开了一道裂缝,窥见了一片更为浩瀚、直指本源的修行天地。那关于“真意”如云水、心念当自然的玄理,虽未能立时透彻,却已如一粒蕴含无限生机的种子,深深埋入他那片曾只有混乱与挣扎的意田深处,静待破土而生。然而,洞中悟道终是镜花水月,现实的引力依旧冰冷而强大。潞州城是漩涡中心,张彪是悬顶利剑,他不能永远藏匿于此。必须在风暴眼中,寻得一线生机。
决心既定,便需谋划。他仔细检查周身,伤势在“观呼吸”与那晚“酒痴”拍肩渡入的暖流滋养下,已好了七七八八,虽内力依旧微薄,但气感较之以往,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灵动与沉潜。选择在一个天色阴沉、细雨迷蒙的午后悄然返城。细雨能冲刷足迹,模糊视线,正是潜行的良机。他未再走那污秽的排水涵洞,而是凭借对城墙守备换岗间隙的记忆,择了一处墙体略有风化、巡逻间隙稍长的段落。利用湿滑的墙面和早已备好的、浸过药汁增加韧性的麻绳,如壁虎游墙,悄无声息地攀上垛口,又如一片落叶般滑入城内,未惊动任何哨卡。
脚尖触及城内湿漉漉的青石板路面,一股混合着雨水、泥土、以及隐约未散的血腥与焦糊气息扑面而来。潞州城,与他逃离时相比,气氛已然大变。街面之上,漕帮子弟的身影明显增多,三人一队,五人一组,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视着往来行人,盘查严苛。往日还算热闹的市井,透着一股劫后余生的压抑与惊悸。茶馆酒肆间,关于那场夜袭的议论沸反盈天,版本光怪陆离。有说神秘高手夜闯分舵,杀人如麻;有说帮派火并,死伤惨重;但流传最广、细节最“详实”的版本,却是漕帮分舵虽遭突袭,损失不小,但舵主张彪临危不乱,设下埋伏,将来犯之敌尽数击溃,甚至缴获了对方意图栽赃的“重宝”信物,威震八方。
陈骏心中冷笑。张彪果然手段老辣,一场险些覆巢的危机,竟被他如此这般操作,粉饰成了一桩彰显其英明神武、巩固权威的“胜绩”,甚至可能借此暗中清洗了异己,整合了内部。这翻云覆雨的手段,确非常人可及。
他未立刻返回分舵那龙潭虎穴,而是如一抹幽魂,凭借对街巷的极致熟悉,在湿漉漉的阴影中穿梭。他需要信息,需要了解那夜之后的真实态势。他混迹于码头力工歇脚的窝棚,聆听他们带着后怕的闲谈;他坐在最嘈杂的茶馆角落,捕捉茶博士和酒客们压低声线的秘闻;甚至从几个因伤未能参与夜战、在医馆外晒太阳的底层帮众醉后的牢骚中,拼凑着碎片。
信息逐渐清晰:那夜来袭者确系多方混杂,手段狠辣,一度攻入分舵腹地,造成不小伤亡。但张彪似早有防备,埋伏的精锐后发制人,血战之后,将来敌逐退,并疑似擒获了几名重要活口。经此一役,张彪借肃清内奸之名,处置了几个平素不太安分的头目,权柄更盛。对外,则摆出强横姿态,使得周边势力暂时偃旗息鼓。而关于他陈骏的传闻,则颇为微妙。有说其奋勇战死,有说其胆小潜逃,但还有一种在少数头目间隐秘流传的说法:舵主身边那个不起眼的年轻文书,似乎事前嗅到风声,提供了些许关键线索,使得分舵得以提前戒备,减少了损失,此人于乱军中失踪,舵主似有挂怀云云。
闻听此说,陈骏目光微凝。这定是张彪有意放出的风声。目的难测:或是仍视自己为有价值的“信息源”,或是引蛇出洞的诱饵,又或是混乱中信息扭曲所致。但无论如何,这“未死且或有微功”的身份,成了一个可供利用的支点。
又耐心观察两日,确认分舵外紧内松,盘查重点在防范外敌,对自己这“失踪人员”似乎并未下达格杀令后,陈骏决定冒险一试。
他选在一个清晨,分舵内众人刚结束晨练、人声略显嘈杂、守卫交接班的短暂间隙。他换上一身浆洗得发白、但干净整洁的青衫,仔细剃净胡茬,将头发梳理整齐,尽力抹去逃亡的狼狈,只留下些许恰到好处的风霜之色,然后神情平静,步履沉稳地走向那扇曾浴血的黑漆大门。
果不其然,距门尚有十步,四名按刀而立的精锐守卫便厉声喝止,目光如刀锋般刮来。
“站住!什么人?”
“在下陈骏,分舵文书。”他停下脚步,拱手一礼,语气平和,带着一丝历经艰险后的疲惫,“前番奉舵主密令外出公干,途中遭遇变故,耽搁至今,特来复命。”
为首守卫认出了他,脸上闪过极大的惊愕与疑虑,上下打量:“陈文书?你……你竟回来了?舵主他……” 他语带迟疑,手已按上刀柄,显然在权衡是否立即拿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对弈世间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对弈世间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