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
南京下关码头。
江面上雾气蒙蒙,轮船的汽笛声在清晨的空气里拉得很长。
码头上挤满了人。
难民、苦力、商贩、巡警,还有几个穿着灰色制服的军统便衣,正在人群中来回穿梭,盘查着每一个看起来可疑的人。
一个穿着破旧蒙古袍的男人,从一艘货船的跳板上走下来。
他的脸被风沙刻出了深深的沟壑,头发乱糟糟的,手里提着一个破旧的布包。
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从西北逃荒来的难民。
没人会多看他一眼。
男人走到码头边缘,停下脚步,目光在人群中扫视。
他在找人。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灰色长袍、戴着十字架项链的年轻女人,提着一个竹篮,从人群中走了过来。
她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像是教会里那些专门做慈善的修女。
“这位先生,需要帮助吗?”
女人的声音很轻,但男人听得很清楚。
他抬起头,看向女人。
女人的眼睛,清澈而冷静。
男人的嘴角,微微动了动。
“我从很远的地方来。”
“那您一定饿了。”
女人从竹篮里拿出一个馒头,递给他,“教会设有施粥点,我带您去。”
两人的对话,平淡无奇。
周围的人,没有一个注意到他们。
女人转身,男人跟在她身后,两人穿过码头,走进了一条狭窄的巷子。
巷子尽头,停着一辆黑色的轿车。
车门打开。
女人先上车,男人跟着坐了进去。
车门关上的瞬间,女人脸上那副温和的表情,瞬间消失。
她摘下十字架项链,扔进竹篮里,眼神中的温和褪去,只剩下属于战士的锐利。
她转过头,看向男人。
“书库,欢迎回家。”
男人也脱下了蒙古袍的帽子,露出一张清瘦但轮廓分明的脸。
他就是李强,代号“书库”。
“红樱。”
李强的声音有些沙哑,紧绷了一路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影子呢?”
“在第六组等你。”
陈若琳发动汽车,“路上可能会有盘查,别说话。”
李强点了点头。
汽车驶出巷子,融入了南京城的车流之中。
第六组办公楼。
二楼,吴融的办公室。
李明和张伟依旧在。
他们已经在第六组待了半个月。
这半个月里,吴融给他们安排的工作,全都是一些枯燥到令人发疯的档案整理工作。
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也没有任何机密可言。
两人每天就是在档案室里,把一堆乱七八糟的情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分类,然后归档。
像两个没有思想的打字员。
李明和张伟心里憋着一肚子火。
他们是戴老板亲自挑选的精英,是来监控第六组情报流向的。
结果现在,他们连吴融每天在干什么都不知道。
吴融每天准时来办公室,但他的办公室门,永远是关着的。
没人知道他在里面做什么。
也没人敢问。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
吴融走了进来。
他的身后,跟着一个穿着破旧衣服、满脸风霜的男人。
李明和张伟抬起头,看了一眼,然后又低下头继续工作。
他们以为,这又是哪个从前线回来的情报员。
“李明,张伟。”
吴融的声音响起。
两人立刻站起身。
“吴组长。”
“把档案室里,关于日军海军陆战队在上海布防的那箱文件,搬过来。”
李明愣了一下。
那箱文件,是昨天刚从军统机要处调来的。
里面全是绝密情报。
涉及日军在上海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补给线路,甚至还有几份日军内部的通讯记录。
按照规定,这种级别的情报,只有吴融本人才有权限查阅。
“吴组长,这……”
张伟有些犹豫。
“搬过来。”
吴融的语气没有任何波动。
两人对视一眼,转身走向档案室。
几分钟后,他们抬着一个沉重的木箱,走进了办公室。
木箱被放在办公桌上。
吴融打开箱子,里面是一沓沓用牛皮纸袋封好的文件。
他没有动那些文件,而是转过身,看向站在一旁的李强。
“书库,这些文件,你有十分钟。”
李强点了点头。
他走到办公桌前,伸手拿起第一份文件。
拆开牛皮纸袋,抽出里面的纸张。
然后,他开始翻阅。
李明和张伟站在一旁,看着李强的动作。
起初,他们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但很快,他们发现了异常。
李强翻阅文件的速度,太快了。
他几乎是一眼扫过一页,手指就已经掀起了下一页的页脚。
没有停顿,没有思考。
那不是阅读,更像是一种机械的扫描。
就像是在翻一本漫画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