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学得最快,很快就能自己发朋友圈了。她拍了几张院子里的腊肉、盛开的几盆不起眼的小花,配上文字:“儿子买的手机拍的,清楚吧?”字里行间透着掩饰不住的骄傲。爸爸则把新手机当成了宝贝,干活时都揣在贴身的衣兜里,没事就拿出来看看时间,或者翻翻吴迪帮他存的几张家乡风景照片。
看着家人从最初的抗拒、心疼,到渐渐接受,再到流露出新奇和喜爱,吴迪心里像被温热的泉水浸泡着,暖暖的,胀胀的。那点花出去的“冤枉钱”,此刻化作了满院的笑容和笨拙的尝试,值了。
年三十的下午,阳光暖融融地晒着院子。奶奶和妈妈在灶房忙活年夜饭,香气四溢。吴迪和爸爸在院子里贴春联、挂灯笼。爷爷坐在屋檐下的藤椅上,戴着老花镜,正努力地用新手机给一个远房亲戚发语音拜年。
贴好最后一个“福”字,吴迪拍了拍手上的灰。爸爸递给他一支烟,爷俩就靠在院墙上,看着红彤彤的对联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迪娃,”爸爸吸了口烟,烟雾在冬日的空气里袅袅散开,他斟酌着开口,“过了年,你就……二十六了吧?”
吴迪心里“咯噔”一下,含糊地“嗯”了一声,低头弹了弹烟灰。
“在清江……处对象了没?”爸爸的声音不高,却像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水面。
吴迪的脸颊瞬间有点发烫,心跳莫名快了几拍。他摇摇头,声音有点干涩:“没……工作刚稳定,还没顾上。”
“哦……”爸爸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组织语言,“你王婶,就是村西头的,前两天还问你妈来着。说她娘家那边有个侄女,也在城里打工,好像是……在商场卖衣服?年纪跟你差不多,人挺本分的。你看……要不,等过了年,让你妈去问问,约个时间……见见?”
一股强烈的、混杂着羞涩、抗拒和一丝极其微弱的好奇心的情绪瞬间攫住了吴迪。四年大学,几年工作,感情世界一片空白。夜深人静刷朋友圈,看到昔日同学晒出的结婚证、孩子满月照,心里不是没有过涟漪。他也渴望那种有人分享、有人牵挂的温暖。可相亲?两个素未谋面的人,被长辈推着坐到一起,像谈一笔交易一样打量对方……这念头让他浑身不自在,甚至有点恐慌。他害怕那种赤裸裸的审视,害怕被比较,更害怕万一不成,在村里落人口舌。
“爸!”吴迪的声音不自觉地拔高了些,带着明显的抗拒,“真不用!我这才哪儿到哪儿啊?工作刚起步,房子也没影儿,拿什么处对象?再说了,现在都啥年代了,还相亲……”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底气不足,“缘分这东西,急不来。我还年轻呢,不着急。”
爸爸看着他微红的脸和躲闪的眼神,没再坚持,只是深深吸了口烟,把烟头摁灭在墙角的砖缝里,叹了口气:“行吧,你自己的事,自己心里有数就行。就是……你爷你奶年纪大了,总盼着能早点抱上重孙子……”后面的话他没再说下去,但那沉甸甸的期盼,却无声地压在了吴迪心头。
年夜饭很丰盛,电视里春晚的热闹声响彻整个堂屋。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说说笑笑。奶奶用新手机笨拙地拍着桌上的菜,说要发给隔壁的李奶奶“显摆显摆”。妮妮拿着吴迪给她的新玩具,在桌子底下钻来钻去。
吴迪笑着,应和着家人的话,吃着碗里堆成小山的菜。但爸爸下午那番话,像一粒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未平。热闹的间隙,那丝被强行压下的、对亲密关系的隐秘渴望,和更强烈的对相亲的抗拒感交织在一起,在他心底无声地翻腾。他偶尔会走神,目光扫过窗外沉沉的夜色,想象着那个在商场卖衣服的陌生女孩会是什么模样?又立刻被自己这念头吓了一跳,赶紧端起碗扒拉几口饭,将这点不合时宜的思绪压下去。
窗外,零星的鞭炮声开始响起,划破乡村宁静的夜空,宣告着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屋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充满了团聚的喜悦和食物的香气。吴迪坐在家人中间,感受着这份踏实的温暖,银行卡里增长的余额带来的安心,家人学会新手机后的新奇快乐,都让他感到一种脚踏实地的满足。然而,心底那片关于未来的、尚不明晰的情感图景,却也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悄然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带着期待的迷雾。新的一年,脚下的路似乎更宽了些,但前方,又会有怎样的风景和岔路口在等待着他这个“平凡的大多数”呢?
喜欢平凡的大多数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平凡的大多数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