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青资本的合作意向落定,如同为“山海”这艘刚刚扬帆的船只注入了稳定而强大的东风。资金与战略性资源的到位,使得林小风脑海中酝酿已久的诸多构想,终于破土而出,迎来了照进现实的曙光。
首当其冲的,便是打造第一家真正意义上承载“山海”品牌核心理念的旗舰店。
“喷香小炒”是根,是魂,是“立足市井”这一承诺的温暖体现。但它毕竟空间有限,业态相对单一,更像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社区食堂,承载日常的温情与熟络绰绰有余,却难以容纳更复杂的菜品体验、更深度的文化表达,以及偶尔必要的高规格商务宴请。
林小风想要的,是一个能够完整呈现“心怀山海”境界的场所——一个集精品餐饮、文化体验、技艺传承于一体的复合空间。他将这个未来的旗舰店,命名为 “山海轩”。
“轩”字,取自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名称,常指有窗的长廊或精巧小屋,自带一份精致典雅、通透灵动的文人气息。这个字与“山海”的宏大磅礴相互映衬,一收一放,巧妙寓意着于方寸之地,容纳天地之气韵。
在长青资本派来的精干项目团队协助下,林小风正式启动了“山海轩”的蓝图绘制。但他并未完全放手交给专业设计师,而是事必躬亲,深度参与了从核心理念定位到具体空间规划的每一个细节。
深夜,“喷香小炒”二楼那间临时充当办公室的小房间,依旧灯火通明。四壁贴满了灵感草图与意向图片,长条桌上铺陈着各种建筑肌理材料样本和装饰布样。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与纸张油墨的气息。
林小风手持画笔,站在一张巨大的白纸前,目光专注,仿佛眼前的空白便是那亟待雕琢的空间。他一边勾勒,一边对围坐在桌旁的李默、小刘,以及长青资本派来的项目协调人周小姐阐述着他的构想。
“首先,是定位。”林小风开门见山,笔尖在纸上顿挫有力,“‘山海轩’不是传统的豪华酒楼,讲究排场气派;也不是西化的fine dining(精致餐饮),追求形式疏离。我将其定义为——新中式精品餐厅。”
他详细阐释着这三个字的内涵:
“新中式,意味着它的灵魂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哲学,但绝非简单的复古或元素堆砌。我们要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国际化的审美视角、人性化的空间布局,去重新诠释东方的意境与智慧。核心是摒弃那些繁复雕琢、金碧辉煌的‘土豪气’,转而追求一种简约、雅致、留白、自然的意境,让人感受到的是内在的底蕴而非外在的浮华。”
“精品,意味着它不盲目追求庞大的规模和翻台率。我们将严格控制餐位数量,确保每一位踏入此间的客人,都能享有舒适、私密、不被轻易打扰的用餐体验。核心在于‘品’字——品味美食的本真,品味文化的韵味,品味空间的诗意。”
“餐厅,这提醒我们,一切的根本依然是食物。所有的空间设计、服务流程、文化元素,最终都是绿叶,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和呈现美食这朵红花,不能本末倒置。”
接着,他的画笔指向草图,开始勾勒具体的功能分区,声音也随之变得更具画面感:
“整体空间结构,我将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移步换景’和‘小中见大’的营造哲学。让客人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内,获得丰富的、层层递进的探索乐趣。”
“入口玄关:不会让人一览无余直扑大厅。我们会设置一道玄关照壁,其上或许运用浮雕、或水墨光影技术,呈现若隐若现的‘山海’意象,形成视觉与心理的缓冲。让人一步入,便自然静心,与门外尘世的喧嚣暂别。”
“前厅/等候区:穿过玄关,便进入此地。这里将布置得像一位当代文人的雅集书房或茶室。设有书架,陈列精选的美食、文化、艺术类书籍;设置茶台,专业茶艺师奉上迎客清茶。让短暂的等待,也变成一种愉悦的身心预备。”
“核心用餐区:这是空间的主体。我们将巧妙运用半隔断手法——如博古架、镂空花窗、朦胧的玻璃、或生机盎然的绿植墙——划分出若干个既相对独立、又气息相通的小空间。它们彼此渗透,模仿古典园林中‘亭、台、轩、榭’的布局意趣。每个区域都将拥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或取自古典诗词,或源于《山海经》,例如‘观澜’、‘听松’、‘采薇’、‘邀月’,引导客人进入特定的情境。”
“开放式厨房展示区:我们并非完全隐藏后厨,但会进行智能化处理。采用先进的隔音隔热玻璃进行部分隔离,形成一个‘舞台’。客人可以清晰地看到招牌菜品,尤其是如文思豆腐、开水白菜等极具观赏性的厨艺表演过程,增加用餐的互动感与对食物品质的信任度,同时又完全隔绝油烟与噪音的侵扰。”
“‘厨心’工作室/私人宴客厅:”林小风在草图上一个相对僻静的位置郑重地画了一个圈,“这里将是‘山海’的心脏与圣地,不纳入常规预订系统。它仅用于我个人的深度菜品研发、小型的至交私宴、以及与重要伙伴的战略交流。这里会配备最顶级的厨房设备,是‘山海’技艺不断突破创新的源泉,也是品牌灵魂的深度体验所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味界传说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味界传说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