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心里的疑惑越来越重:这哪是大明星啊,这手艺,说是枪械厂的高级技工都绰绰有余。
他本来还以为李默然是闹着玩,可看这架势,是真打算造一把枪出来。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朱曾权拿着领导的批复,急匆匆地往维修间走 —— 刚才张建军上报说李默然在维修间里折腾零件,领导们都很重视,特意让他过来看看情况。可刚走到门口,他就愣住了。
李默然正趴在工作台上,手里拿着一把扳手,正小心翼翼地拧着枪身的螺丝,动作轻柔又精准。
他身边散落着一堆零件,有锯断的枪管,有敲扁的钢板,还有一块切成枪托形状的橡胶;而工作台上,一把从未见过的步枪已经有了雏形,线条流畅,透着一股说不出来的英气。
“小张,他这是干啥呢?” 朱曾权拉过站在旁边的张建军,压低声音问道,语气里满是不解。
他当了二十年兵,见过的枪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国内的、国外的,制式的、改装的,可眼前这把枪的外形,他别说见过实物,就是在图纸上都没见过。
张建军摇摇头,声音也压得很低:“我也不清楚,他说想造把步枪出来,我还以为他闹着玩呢…… 没想到,还真有模有样了。”
朱曾权皱起眉,快步走了过去:“默然同志,您这是?”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看见李默然放下扳手,拿起那把没完工的枪,轻轻敲了敲枪管,脸上露出一抹浅浅的笑意,像是在欣赏一件稀世珍宝。
那把枪长约 70 厘米,高 24 厘米,宽 7 厘米,比 81-1 式步枪显得紧凑些。
护木是用钢板敲出来的,上面钻了一排排整齐的散热孔,像蜜蜂的巢穴;枪口装着个小巧的消焰器,看着不笨重,却透着股结实劲儿;枪托是折叠式的,贴腮处还垫了块软橡胶,看着就很贴合人体。
“朱政委,这是我改良的一把步枪,想让你们试试性能怎么样。” 李默然把枪递过去,语气很平静,像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
朱曾权接过枪,掂量了一下,比 81-1 式轻了近一斤,手感很均衡,就是有点头重尾轻,不过握在手里很稳。
他仔细看了看枪身,焊点很均匀,螺丝拧得很紧实,没有一点毛糙的地方,完全不像在这么简陋的条件下造出来的。
“用什么型号的子弹?” 他问道,心里却犯了嘀咕 —— 一个大明星,就算捐了一个亿,懂枪也有限,这枪能打响就不错了,性能肯定好不到哪儿去。可人家一片心意,总得给点面子,不能让人下不来台。
“5.8×42mm 以内的都能兼容,再大的口径就会卡住弹仓。” 李默然回答得很肯定。
“小张,去后勤拿点 5.8mm 的子弹,咱们去操练场试试。” 朱曾权把枪递给张建军,语气尽量平和,不想让李默然看出他的敷衍。
张建军接过枪,手指下意识地拉了拉枪栓 ——“哗啦” 一声,动作异常顺畅,没有一点滞涩感,比用了多年的老枪还滑利。
他心里一动,对这把枪的期待多了几分,快步去后勤领了弹药,跟着李默然、朱曾权和几个闻讯赶来的军官往打靶场走。
此时训练场上的雾已经散了,风比之前大了些,200 米外的胸靶被吹得轻轻晃动,靶心在风里忽左忽右,增加了不少射击难度。
张建军把枪架在沙包上,深吸一口气,眼睛贴在瞄准镜上。瞄准镜的视野很清晰,靶心看得一目了然,他调整了一下呼吸,手指轻轻扣在扳机上 —— 没有预想中的沉重,扳机力很适中。
“噗!” 一声闷响,不像普通步枪那样震耳欲聋,更像是用手指弹了一下厚纸板。
子弹飞出去的轨迹几乎看不见,只听见远处靶纸传来 “嗤” 的一声轻响,像是被什么东西快速穿透。
他连着扣了三次扳机,三发子弹打完,才放下枪,等着观测手报靶。
“报靶!” 朱曾权喊了一声,语气里还带着点漫不经心。
观测手拿着望远镜看了几秒,突然提高了声音,语气里满是不可思议:“200 米胸靶,十环!三发全中,弹孔间距不超过 5 厘米!”
“什么?” 朱曾权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快步走到观测位,一把抢过望远镜,凑到眼前仔细一看 —— 只见靶纸的十环中心,三个弹孔整整齐齐地挨在一起,像用尺子量过一样,边缘没有一点毛边,比 85 式狙击步枪打得还准!
他的呼吸一下子变得急促起来,转头看向李默然,眼神里满是震惊:“默然同志,这…… 这枪的精度也太高了!试试 600 米的靶!” 他的声音有点发颤,再也没有了刚才的敷衍。
张建军也很兴奋,调整了瞄准镜的倍率,对准 600 米外的半身靶。这次他能明显感觉到,扣下扳机时,后坐力很小,枪口几乎没怎么跳动,比 81 式步枪的后坐力小了不止一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