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阳光透过新绿的树叶,在山间小径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三七背着一个特制的背包,里面装满了各种测量仪器,正在仔细记录着一组数据。
这是他新的研究方向——环境因素对修炼的影响。基于先祖笔记的启发,他不再只专注于自身修炼,开始将目光投向周围环境。
“地磁场强度:45微特斯拉;环境噪声:35分贝;负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1800个...”他一边记录,一边感受着体内的气感变化。
这里是城郊的一处森林公园,距离市区约二十公里。与喧嚣的城市相比,这里的能量环境明显不同——地磁场更稳定,环境噪声更低,空气质量更好。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修炼时,陈三七明显感觉到气感更加活跃和纯净,存留时间也比在城市中长得多。
“先祖说得对,环境确实重要。”他喃喃自语,继续向山林深处走去。
为了系统研究环境因素的影响,陈三七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他选择了十个具有不同环境特征的地点:城市中心、城市公园、郊区山林、水库边、古建筑群等。
在每个地点,他都会测量一系列环境参数:地磁场强度与波动、空气离子浓度、环境噪声水平、温湿度、甚至包括地质结构和植被覆盖情况。
然后,他会在每个地点进行标准化的修炼练习,记录气感的产生速度、运转流畅度、存留时间等指标。
最后,通过统计分析,寻找环境参数与修炼效果之间的相关性。
过程既繁琐又耗时。每个地点都需要多次测量,排除偶然因素;每次修炼都需要保持相同的身心状态,减少个体差异;数据分析更需要严谨的科学方法。
但收获也是显着的。初步结果显示,环境因素确实对修炼有显着影响:
山林地区的修炼效果最好,气感纯净度比城市中高出约40%;
水边环境次之,但气感的流动性特别良好;
城市中心效果最差,但某些公园和古建筑群中有“能量洼地”,效果意外地好。
最令陈三七惊讶的是,一些古老的寺庙和道观,即使位于城市中,修炼效果也相当不错。他测量发现,这些地方的地磁场往往有特殊的波动模式,仿佛经过长期的能量浸润,形成了独特的环境特征。
“难道这就是‘地脉’的一种表现?”他猜测道。
基于这些发现,陈三七开始优化自己的修炼计划。每周至少两次前往郊外山林修炼,平时则选择城市中那些能量环境较好的地点。
效果立竿见影。在优质环境中修炼一个月后,他明显感觉到瓶颈有所松动,气感的总量和品质都有提升。
“看来找对方向了。”他欣慰地想着。
然而,就在研究顺利进行时,陈三七再次感觉到了异常。
那是一个周日的清晨,他正在一处偏远的山林中测量数据,突然有一种被窥视的感觉。他警惕地四下查看,却没有发现任何人影。
但多年的修炼让他的感知远超常人。他隐约感觉到,远处的树丛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反射阳光——可能是望远镜或摄像头的镜片?
“有人跟踪我?”他心中一惊,表面却不动声色。
接下来的几次野外测量中,他更加留意周围环境,果然发现了更多可疑迹象:陌生的车辆停在远处,有人伪装成登山客却在用专业设备,甚至有一次,他发现自己留下的测量标记被人动过。
最明显的证据来自于一组数据。他在某处古建筑群测量时,故意留下一个错误的读数。第二天再去时,发现那个读数被人“修正”了——只有一直跟踪他的人才可能知道那是错误的!
“这些人很专业,不是普通的跟踪者。”陈三七感到脊背发凉。
他立即采取了反制措施:改变测量路线和时间,使用加密设备记录数据,甚至在赵宇的建议下,学习了一些反跟踪技巧。
但这些措施效果有限。对方显然不是普通人,拥有专业的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人员。
一个傍晚,陈三七刚从郊外返回,就被一个陌生男子拦住了。那人穿着普通,举止却透着不寻常的气质。
“陈先生,我们对您的研究很感兴趣。”男子直截了当,“特别是您最近的环境测量数据。”
陈三七冷静地回答:“我只是个普通的环境爱好者,记录些数据而已。”
男子笑了笑,递过来一张名片:“明人不说暗话。我们知道您在研究什么。有些力量,不是个人能够对抗的。与我们合作,是您最好的选择。”
名片上只有一个电话号码,没有任何其他信息。
陈三七没有接名片,坚定地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如果没事的话,我先走了。”
男子也不坚持,只是意味深长地说:“陈先生,有时候固执不是美德。我们会再联系的。”
这次遭遇让陈三七深感不安。他意识到,自己的研究可能已经触及了某些敏感领域,引起了不该有的注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甲辰道启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甲辰道启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