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主力的处境愈发艰难。
55师团的两个联队已经全面布置完毕,他们就像一群开始捕猎的狼,除了前面没有拦截,在左右和后面开始了三面包围,像附骨之蛆,不断发动营连规模的袭击。
队伍几乎每天都在战斗,行军速度被拖慢到了极限。
伤病员的状况开始恶化。
伤病的增多,药物又开始缺少了,缺医少药,潮湿的环境让伤口极易感染化脓。
每天都有身体本就极度虚弱的重伤员,在颠簸和高烧中永远闭上眼睛。
开始时还有人低声啜泣,到后来,人们只剩下麻木的沉默,和深不见底的疲惫。
时间又过去一个星期,但这七天的行程却连一百里都没走到。
许三的眼睛布满了血丝,每天两小时的睡眠已是奢侈。
他每晚依旧会出去“狩猎”,带回“缴获”的粮食和药品,但相对于三千多张嗷嗷待哺的嘴,无疑是杯水车薪。
他空间里的大米和罐头在悄悄消耗,积分也在缓慢增长,但他不敢大量取出,那会引起怀疑。
吃的是足够,但他药品的也渐渐见底了,急救包是有,但分量都太少了。
而原来搬进去的那几箱专用药,已经所剩无几了。
这个保姆是真不好当啊!
“不好,鬼子上来了!收拢阵型,准备战斗!”情况紧急,许三发出了吼声。
这天,队伍刚脱离了战斗不久,许三就察觉到有两队鬼子从不同的方向包抄了过来,这显然是有计划的。
战斗一触即发,异常的激烈,鬼子趁着混乱快速突进。
就在时,鬼子一发掷弹筒炮弹落入了抬着担架的民工队伍中。
“轰!”一声巨响,硝烟散去,残肢断臂和破碎的担架飞溅得到处都是。
一个失去了双腿的伤兵,内脏都流了出来,他徒劳地用手想把肠子塞回去。
“哒哒哒...”
许三奔了过去,用MP34冲锋枪将突进来的鬼子消灭。
又从背后摘下G43半自动步枪,“砰!砰!砰!...”,他连开十枪,将弹夹打空,也将远处鬼子的掷弹筒小队全部击毙,顺带击毙了几个机枪手。
然后才有空去查看刚才的损失。
看着跑到他身边的许三,失去双腿的士兵嘴唇翕动:“团…团长…给…给个痛快…太…太疼了…”
晓是许三见惯了战场的残酷,但此时手还是有些颤抖,他看着那双充满痛苦和恳求的眼睛,最终,缓缓举起了手枪。
“砰!”
枪声不大,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许三收起枪,一言不发,继续指挥战斗,但他的指甲已经深深掐进了掌心,渗出血丝。
牺牲无处不在。
有战士为了掩护担架队,抱着集束手榴弹冲向了鬼子的机枪火力点。
有身体刚刚好转的士兵,主动要求留下断后,高喊着:“弟兄们先走!我们不能再拖累你们了!”
最终战至最后一刻。
每一次分离,都可能成为永别。
疲惫的许三,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秣陵关守卫战的那个夜晚。
那种很久没有的无力感又回到了身上。
战斗终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自己总想搞定一切,但总有控制不了的时候。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对伤亡已经麻木了,但看着不停在自己面前牺牲的战友,自己的情绪还是受到了影响。
不过,队伍在减员,也在战斗中被锤炼。
那些原本虚弱的战俘,看着身边不断倒下的战友和为了保护他们而奋不顾身的幽灵团士兵,眼中逐渐燃起了仇恨和求生的火焰。
越来越多的人,只要还能走动,都主动拿起了枪,哪怕只能充当疑兵,也要贡献一份力量。
进入丛林的第二十五天,许三终于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打退了鬼子的进攻后,通讯员送来了好几份电报,都是赵寒星那边的幽灵团发来的,信息虽然断断续续,但归纳起来的意思很明确:他们成功摆脱了第18师团那个联队的纠缠,虽然自身伤亡不小,但已确定主力方位,正在全力靠拢!
许三心中一紧,第18师团也参与了对他们的围堵。而且电报说伤亡不小,那就是情况不妙了。
与此同时,派往英帕尔方向的侦察兵也带回了好消息——他们已经接近边境,甚至能偶尔接收到英军微弱的无线电信号。
“告诉所有弟兄!再坚持一下!我们快到了!接应我们的兄弟部队就在前面!”
许三将这个消息传达下去,如同在干涸的沙漠中注入了一股清泉,几乎熄灭的希望之火,再次在队伍中点燃。
他明显的感觉到大家的精气神有所不同了,特别是那些刚从曼德勒救出来的。
这些人不像幽灵团的老兵,已经对丛林作战习以为常了,也根本不怵鬼子。
接下来的路,脚步加快了一些,这里有精神振奋的原因,也有很多病重的战友已经牺牲了的原因。
少了这些担架,在丛林里确实要快不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抗战:开局单兵系统,杀爆小鬼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抗战:开局单兵系统,杀爆小鬼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