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空沉浸在流体力学的一个复杂公式推导中,忽然感到肩头一沉。他微微侧头,发现苏暮雨不知何时靠在他肩上睡着了。她呼吸均匀,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浅浅的阴影,手里还松松地捏着一本《地方民俗考据》。
【情感感知】轻轻跳动,但凌空心中涌起的更多是怜惜。他知道她最近为了查证遗迹资料,经常熬夜。他保持姿势一动不动,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惊醒她。阳光透过窗户,将两人笼罩在温暖的光晕里。他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像是桂花一样的清香,心中一片宁静安然。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苏暮雨睫毛颤了颤,醒了过来。她发现自己靠在凌空肩上,瞬间弹开,脸颊绯红:“对、对不起!我是不是睡了很久?你怎么不叫醒我……”
“没多久,”凌空温和地笑笑,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膀,“看你睡得香,没忍心。资料查得怎么样?”
苏暮雨捋了捋头发,努力让语气恢复正常:“还、还好。找到几条可能有用的线索……我们继续吧。”她低下头,掩饰发烫的脸颊,却掩不住微微加速的心跳。凌空也是,【情感感知】在提示他自身心率的变化。
周末转眼即至。周六一早,天空湛蓝,虽是初冬,但阳光明媚,并不十分寒冷。四人小组在江边集合。林雪带着采样工具,苏晓晓背着画板,凌空检查无人机设备,苏暮雨则拿着笔记本和相机。
凌空熟练地操控无人机升空,对遗迹区域进行高精度扫描和拍照。【无人机操控】和【摄影测量】的熟练度稳步提升。苏暮雨则按照地方志的记载,仔细比对现场的地形地貌和残存结构,不时拍照记录。
“看这里,”苏暮雨指着一处残破的石砌结构,“志书上说‘渡口西五十步,有石台,方三丈,祀江神’,这个位置和规模很像。”
凌空操作无人机悬停拍摄:“数据采集下来了。回去可以做三维建模复原。”
林雪在周边小心翼翼地采集土壤和植物样本。苏晓晓则找了个避风的角度,支起画板,画笔刷刷,试图捕捉冬日阳光下这片古老土地的静谧与苍茫。
工作间隙,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热水和点心。凌空自然地拧开保温杯盖,递给苏暮雨:“喝点热水,暖和一下。”这次他直接坦言,“特意给你带的姜茶,驱寒。”
苏暮雨接过,指尖碰到凌空的手,微微一顿,低头轻声说:“……谢谢。”【关怀表达:熟练(90/1000)】。
苏晓晓在一旁咬着面包,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笑得像只小狐狸。林雪推推眼镜,淡定地记录数据,仿佛什么都没看见。
休息过后,凌空和苏暮雨打算扩大搜索范围,看看有没有其他被忽略的痕迹。两人沿着江畔慢慢行走,仔细搜寻。
“凌空,你看这个。”苏暮雨忽然蹲下身,拨开枯黄的草丛。那里半埋着一块青黑色的碎瓷片,花纹古朴。
凌空也蹲下来,【历史知识:熟练(78/1000)】让他无法判断具体年代,但能感觉到这东西不普通:“像是老物件。要小心收起来吗?”
“嗯,”苏暮雨点头,拿出软布和标本袋,小心翼翼地将瓷片包好,“花纹特征有点像是明末清初的风格……如果真是,那这处遗迹的历史可能比我们想的更早。”
两人靠得很近,头几乎凑在一起观察那小小的瓷片。阳光晒得人后背暖洋洋的,江风拂过,带着湿润的水汽和泥土的气息。凌空能清晰地看到苏暮雨专注时微微颤动的睫毛,和她因为发现而兴奋发亮的眼睛。
这一刻,没有什么熟练度面板,没有什么比赛荣誉,只有共同发现的喜悦,和一种难以言喻的、静谧流淌在心间的亲近感。
“我们好像总是在一起发现什么。”凌空轻声说,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温柔。
苏暮雨抬起头,撞上他的目光,脸又微微红了,却也没有避开,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唇角弯起柔和的弧度。
一天的考察收获颇丰。带着采集的数据、样本和晓晓的几幅速写,四人满载而归。分别时,苏暮雨将包好的瓷片递给凌空:“你……明天有空吗?我们可以一起去县博物馆,找那位王研究员帮忙看看?”
“好。”凌空毫不犹豫地答应,“明天见。”
周日,县博物馆里略显冷清。王研究员是一位和蔼的中年女性,她仔细查看了瓷片,又听了他们对遗迹的描述和地方志的记载,显得很兴奋。
“这瓷片的确是明末清初民窑的东西!你们发现的这个地点非常重要,很可能填补了本县清代早期江畔祭祀文化的一个空白!”她大力赞扬了他们的严谨和细心,“我会尽快向馆里汇报,安排正式勘察。你们可是立了大功了!”
从博物馆出来,两人都有些兴奋。冬日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街上。
“没想到真的这么有价值。”苏暮雨眼睛亮晶晶的。
“因为你心细,而且肯下功夫查资料。”凌空由衷地说,“【历史考据:熟练(15/1000)】看来很快就能提升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