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过后,飞云一中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泥土和嫩芽的湿润气息。校园里的草木仿佛一夜之间被唤醒,隐约透出朦胧的绿意。而比春意更早席卷校园的,是“跨学科学习成果展”所带来的热烈与期待。
布展的最后两天,体育馆成了全校最忙碌的地方。凌空小组几乎是泡在了这里。调试设备、核对文案、演练走位、优化细节……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
“投影边界还需要微调一毫米,左下角有点溢出。”凌空盯着巨大的墙面投影,通过对讲机指挥着梯子上的技术社同学。 苏暮雨则站在图文展板前,逐字逐句地检查中英文介绍,偶尔用便签标记需要修改的措辞。【细心:精通(20/)】和【语言表达:熟练(230/1000)】让她像最苛刻的编辑一样审视着自己的文字。 林雪在数据展示区,最后一次校准交互屏幕的敏感度,确保每一个图表都能流畅地响应观众的触摸查询。 苏晓晓则像只忙碌的小蜜蜂,穿梭在各个区域,调整灯光角度、粘贴最后的美化贴纸、确认每个展品的视觉焦点。“这里的射灯角度再偏15度,对!就是这样!完美!”她指挥着灯光社的同学,【空间设计:熟练(130/1000)】和【审美感知:熟练(95/1000)】发挥得淋漓尽致。
虽然忙碌,但四人配合得天衣无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对方的需要。那种经年累月磨合出的【团队协作:精通(800/)】和【默契:未解锁(100/100)——叮!解锁成功!当前等级:初窥(1/500)】的感觉,让繁琐的布展工作也充满了乐趣和成就感。
凌空注意到新解锁的【默契】技能,描述是“无需言语,心领神会,大幅提升团队合作效率与情感连接深度”。他下意识地看向正在不远处仔细擦拭AR设备屏幕的苏暮雨,仿佛心有灵犀,苏暮雨也正好抬起头,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这种奇妙的感觉,让凌空的心跳漏了一拍。
布展最终完成的那个傍晚,四人站在空旷的展厅中央。所有的灯光亮起,投影开启,数据流动,图文并茂,AR设备待机指示灯闪烁着幽蓝的光芒。整个展厅仿佛一个沉睡的巨兽,只待明日,便会向所有人展现它的魅力。
“我们……真的做到了。”苏晓晓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嗯。”林雪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璀璨的光,嘴角是罕见的、明显的弧度。 苏暮雨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眼眶微微有些湿润。从最初一个模糊的想法,到黑板上小小的进度表,再到全国赛、国际论坛,如今终于凝结成这个具象的、可以触摸和感知的成果。这其中付出的心血,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凌空心中同样澎湃着难以言喻的情绪。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每一位伙伴:“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晶。明天,让它惊艳所有人吧。” “嗯!”三人重重点头。
开展日终于到来。清晨,飞云一中体育馆外人头攒动。巨大的海报、指引牌营造出浓厚的氛围。各年级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分批有序入场。
当第一批观众涌入展厅时,立刻被眼前的一切所吸引。 “哇!那是我们飞云江的立体地图吗?好精细!” “快看!上面的光点在动,是实时水流数据吗?” “那个屏幕可以用手划!能看到五十年前和现在的江畔对比图!” “AR体验区在哪里?我好想试试!”
凌空小组四人,身穿统一设计的、融合了科技感和水墨风元素的小组T恤,分工负责不同区域的讲解和引导。 凌空坐镇技术核心区,向围观的同学们演示AR互动如何将虚拟的古渡口叠加在现实的沙盘模型上,深入浅出地解释着背后的技术原理。【演讲技巧:熟练(280/1000)】和【知识讲解:熟练(150/1000)】让他能从容应对各种好奇的提问。 苏暮雨则在人文叙事区,用她温和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讲述着飞云江的历史变迁、渔夫陈爷爷的故事、以及那片新发现遗迹背后的文化内涵。【文化理解:熟练(200/1000)】和【共情能力:熟练(100/1000)】让她讲述的故事格外动人。 林雪冷静地在数据可视化区,指导同学们如何操作交互屏,解读各项生态环境指标的变化趋势,用数据说话,清晰而有力。 苏晓晓则像个快乐的小精灵,活跃在整个展厅,负责调动气氛、引导人流、并骄傲地介绍每一处视觉设计的巧思。
展厅里惊叹声、讨论声、操作设备的提示音此起彼伏。同学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兴奋和受到启发的光芒。许多老师也频频点头,对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成果展示形式表示赞赏。
“原来物理知识可以这样用在历史研究上!” “那个AR效果太神奇了!我也好想学编程!” “原来我们飞云江有这么多故事……” “他们小组太厉害了!配合得真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从小陪我长大的熟练度面板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