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者办公室的“例行评估”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小石子,在泛起几圈涟漪后,终究沉入了水底,再无声息。乔琳按要求提交了论文列表和研究摘要,之后便无人再来打扰。她心知这并非障碍的彻底消除,而更像是一种暂时的、心照不宣的搁置。在这片崇尚实力与成果的土地上,只要她持续产出有价值的研究,这层无形的壁垒便不敢轻易压垮她。
她将这份潜在的压力转化为更深沉的专注,如同青莲将水底的暗流转化为向上生长的动力。与马可的合作在磕磕绊绊中推进,那个强关联边界态的难题像一块坚硬的骨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去啃噬。争论是家常便饭,有时是为了一个数学处理的严谨性,有时是为了某个物理图像的真实性。乔琳不再像初来时那样过于沉默,她开始更主动地表达观点,甚至在白板上与马可激烈地演算、辩论。
这种高强度的思维对抗极其消耗心神。她能清晰地感觉到,每当思路陷入僵局,或是与马可争论到精疲力竭时,体内那缕青莲本源便会加速流转,如同最精密的温控系统,抚平她焦躁的神经,维持着她大脑核心区域的冷静与清晰。它无法直接给她答案,却保障了她能在极限的思考压力下,不至于崩溃,并能更快地恢复状态。
食物的补充也变得更为关键。研究所餐厅的沙拉和三明治渐渐显得能量不足,她开始更多地自己烹饪。去亚洲超市采购食材成了每周的固定行程,简单的炝炒、炖煮,熟悉的油烟气息在公寓里弥漫时,总能给她带来一种奇异的安定感。她能感觉到,这些更符合她身体记忆的食物,似乎能被更高效地转化为支撑她思考和修炼的能量。青莲本源在这种“合口味”的滋养下,运作得也似乎更为顺畅,让她即使在高强度工作下,皮肤依旧保持着健康的润泽,眼神清亮,不见疲态。
这天深夜,她终于将改进后的边界态理论模型的一个关键推导完全理顺。屏幕上复杂的公式链条严丝合缝,最终导出的结果既优美,又与她已知的物理直觉相符。一种深沉的满足感油然而生,远比任何外界的赞誉都更让她安心。
她关掉电脑,公寓里一片寂静。没有立刻去休息,而是如同完成一个仪式般,她烧开水,拿出那只青莲马克杯,放入几片清茶。热水注入,茶叶舒展,袅袅清香升起,驱散了熬夜的滞涩感。
她捧着温热的杯子,走到窗边。异国的夜空星辰稀疏,远不如记忆中故乡夏夜的星河璀璨。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如同夜露般无声浸润着她。没有亲人在侧,没有熟悉的乡音,只有她自己,和这一方安静得过分的居所。
然而,与初来时那带着茫然的孤独不同,此刻的孤独里,沉淀着一种坚实的东西。那是她亲手构建的理论模型,是她与同行激烈辩论后获得的启发,是她日复一日在文献和推导中耕耘出的、属于自己的一方精神领地。
前世的她,如同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最终被命运的浊浪吞没。而今生,她像一株深深扎根水底的青莲,根系紧紧抓住知识的土壤,茎秆在暗流冲刷中愈发坚韧。表面的孤独,掩盖不住内在生命的蓬勃与强健。
她低头,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和杯壁上那朵始终静默的青莲。
学术之海,浩瀚无垠。她只是刚刚驶离岸边的一叶扁舟,前方尚有无数未知的风浪与瑰奇的景致。但她掌着舵,知道自己要去的方向。
体内的青莲本源温顺流淌,无声无息,却是一切勇气与坚持的基石。
静流深,方能载重舟,行远路。她将杯中微凉的茶水一饮而尽,转身走向卧室。
明日,又有新的浪潮等待迎接。而她,已准备好再次启航。
喜欢综影视:青莲渡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综影视:青莲渡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