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峰娱乐投资的《泰囧》已经于10月25日在京城开机,作为主要投资方之一,剧组开机时,也邀请张峰去参加开机仪式。
鼎峰娱乐还真不是小股东,投入1000万,拿到了制作方28%的收益分成。
《父母爱情》也已经开机,张峰自然没有时间过去,他派程曦去了一趟。
程曦想让冷冰冰去做财务监督,防止《泰囧》剧组乱花钱。
可却被张峰否定了。
冷冰冰太耿直了,去了肯定要和对方发生矛盾,这种事根本没必要,只要这个28%的收益分成不下降,再让他出1000万都没关系。
索性就不派财务了,随便他们造,华夏人都讲究面子,越是这样,他们越不好意思瞎搞。
张峰现在也不是无名小辈,谅许峥也不敢黑自己。
……
《父母爱情》好拍不好拍?
既好拍又不好拍!
好拍的地方是,作为年代剧,相对于古装剧来说,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
场景集中是年代剧的一个显着优势。
《父母爱情》的主要场景集中在部队大院、家中室内等有限空间,这使得拍摄调度更加高效,不需要频繁转场和搭建大量外景。
戏份生活化也是年代剧的优势,意味着演员表演更加贴近日常生活,不需要处理大量夸张或超现实的表演情境,这降低了表演和导演的难度。
服化道要求相对古装剧来说较为简单,虽然仍需还原历史,但毕竟距离现代较近,参考资料丰富,制作难度相对较低。
但“好拍”只是意味着年代剧在特定方面有便利之处,但绝非等同于可以轻视创作。
一部优秀的年代剧不仅需要细致的场景、服装和道具还原,还要有演员的精准表演。
《父母爱情》也一样,如何让资本家娇小姐安杰的“作”显得可爱而不讨厌?如何让大老粗江德福的“直”显得可靠而不愚昧?如何让江德华前期的“烦人”能铺垫出后期的“感人”?
这就要依靠演员对戏的深度理解和精湛演技。
绝对不是说,你把“原版”复刻下来就行。
演员是人不是机器,情感的表现根本无法进行复制粘贴,这就需要主创的创造性,要靠导演的细心调教,以及演员的灵性。
只有当演员们为角色注入了灵魂,通过微表情、小动作和台词节奏,让人物的所有行为都有其内在逻辑和情感基础,观众才能理解安杰的委屈、江德福的为难、江德华的辛酸,从而产生深深的共情。
为此,张峰作了很大的努力。
从《父母爱情》开拍前两天起,张峰就开始组织主演们进行剧本围读。
在围读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地朗读剧本,还进一步深入角色的内心。
比如,每一场读完以后,演员可以提出对人物、事件或整个故事的理解问题,由张峰进行阐释和解答。
在座的都是对演戏极为认真的演员,这里面最大牌的演员就是海青,她因《媳妇的美好时代》获得第今年的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
她对表演有着近乎执着的认真,也是提问最多、思考最深的一个。
“导演,这里安杰听到介绍对象是个‘团长’时,她心里除了对军人身份的本能排斥,有没有一点对介绍人那种‘终于找了个靠得住’的如释重负感?我觉得她的反应应该是复杂的,不单单是嫌弃。”
“这场戏,安杰第一次走进江德福的宿舍,她打量环境的眼神,除了挑剔,是不是还应该有一点好奇?对一个完全陌生阶层生活状态的好奇?甚至,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有一丝被这种粗粝的、阳刚的气息所轻微吸引?”
……
海青的问题往往比张峰预设的剧本阐释还想深了一层。
她不仅琢磨台词表面的意思,更试图挖掘人物潜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
正是这“多想的一层”,往往能为角色注入更丰富、更立体、也更生动可信的细节。
张峰时常会被她的问题触发新的灵感,现场和大家一起碰撞、调整。
总之,剧本的围读效果让张峰特别满意。
……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便进入了12月。
《父母爱情》剧组已经紧张有序地拍摄了一个多月。
随着剧情发展,片场早已从杭城市内精心搭建的“城里老家”,转移到了外景地——偏远的独山岛上。
这里将承载安杰和江德福婚后大部分的生活故事。
岛上,美术部门下足了功夫。
一片颇具规模的“海岛军营生活区”被还原出来:几排低矮的红砖瓦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墙面刻意做出了斑驳的岁月痕迹,上面用红色油漆刷着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标语。
院子里拉着晾衣绳,挂着朴素的衣物;墙角堆着柴火;鸡鸭在闲逛……一切都极力复现出六七十年代海岛军营的独特风貌。
布景精致还原了六十年代的海岛风貌,红砖瓦房错落有致,墙上还留着斑驳的标语痕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华娱之现实主义导演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华娱之现实主义导演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