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第一次摸到那面古董穿衣镜的紫檀木框架时,指腹先触到的不是木料的纹理,而是一层薄得几乎透明的灰。那灰裹着老时光的冷意,顺着指尖往骨缝里钻,让她在深秋的暖屋里打了个寒颤。搬家工人把镜子抬进二楼卧室时,楼梯扶手被镜身压得“吱呀”作响,声音闷得像老洋房的墙缝里藏着人在叹气。
“林小姐,您祖母特意叮嘱,这镜子得顺着楼梯的木纹抬,不能磕着铜合页。”搬家公司的老周擦了擦额角的汗,他的手套蹭过镜框上的缠枝莲纹,花瓣凹槽里的灰簌簌往下掉,“这可是民国初年的物件,您看这雕花,每片莲瓣的尖儿都磨得圆溜,当年得是能工巧匠耗了半个月才雕出来的。”
林婉点点头,目光落在镜面。那镜面干净得反常,没有一丝划痕,连她此刻微蹙的眉尖、额前垂落的碎发都映得纤毫毕现。她下意识地抬手想拂开碎发,指尖还没碰到头发,就被镜面传来的冰凉惊得缩回手,那不是普通玻璃的凉,是像埋在地下多年的玉石,带着能渗进皮肤的寒气。
“对了,还有这个。”老周从工具袋里掏出个牛皮纸信封,信封边角已经泛黄,封蜡印着个模糊的“林”字,“您祖母说,等镜子放稳了,让您务必看看镜子背面,还有这信封里的字条。”
等搬家工人走后,林婉关上门。老洋房的门窗都带着旧时代的厚重,关门时“咔嗒”一声,像是把外面的雨声都关在了另一个世界。她走到镜子前,深吸一口气,双手扣住镜背的木沿,慢慢把镜子转了过来。
镜背的木板是深色的紫檀木,上面刻着五个篆字,笔画细得像发丝,却透着股说不出的力道——“食影不食人”。字的周围还刻着圈细碎的云纹,云纹的缝隙里积着灰,像是把多年的时光都嵌在了里面。林婉盯着那五个字看了半天,心里莫名发紧,“食影”?影子怎么“食”?祖母留这镜子,又留这五个字,到底是想干什么?
她拆开牛皮纸信封,里面是张叠得整齐的宣纸,纸上是祖母娟秀的小楷,墨迹已经淡得发灰:“此镜传女不传男,三代单传,不可断了规矩。镜背刻字需谨记,勿让镜光映长夜,莫使孤影落镜前。若见镜中异状,速将镜布盖严,切不可与镜中人对视过久。”
最后一句的墨迹比前面深些,像是祖母写的时候格外用力,笔画都有些发颤。林婉把宣纸折好放回信封,心里的疑惑更重了——“镜中异状”是什么?“勿让镜光映长夜”,难道这镜子还不能见月光?
那天晚上,林婉洗漱完,站在镜子前吹头发。卧室的台灯是暖黄色的,光落在镜面上,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映在镜中的地板上。吹风机的热风裹着洗发水的香味,她抬手想把耳边的碎发别到耳后,可就在手指抬起的瞬间,眼角的余光瞥见了镜中的自己——镜子里的林婉,右手还停在半空中,迟了足足一秒才抬起来。
“怎么回事?”林婉关掉吹风机,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雨滴砸在玻璃上的“嗒嗒”声。她又试了一次,抬手、放下,镜中的动作和她本人分毫不差,连指尖的弧度都一模一样。她揉了揉眼睛,可能是吹头发太久,眼睛花了。
可那一秒的延迟,像根细针,轻轻扎在了她心里。
第二天早上,林婉穿好衬衫站在镜前系纽扣。她低头系第三颗纽扣时,无意中抬眼,却看到镜中的自己正抬手擦嘴角——动作自然得像是刚吃完东西,拇指蹭过下唇,连指尖的力度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林婉的嘴角干干净净的,连牙膏沫都没残留,更别说吃东西了。
她猛地抬头,镜中的动作瞬间消失,只剩下她自己错愕的表情。镜面上蒙着一层薄薄的水汽,像是刚才镜中人的动作带起的热气还没散。她伸手摸了摸镜面,冰凉的触感让她打了个哆嗦,水汽被指尖蹭开,露出后面清晰的倒影,没任何异常。
“肯定是没睡醒。”林婉拍了拍脸颊,转身去厨房煮咖啡。咖啡机“嗡嗡”地转着,咖啡液缓缓滴进杯子里,可镜中人擦嘴角的动作,却在她脑子里反复回放,那动作太真实了,真实到她甚至能想象出镜中人指尖蹭过皮肤的触感。
第三天晚上,林婉加班到十点半才回家。地铁上挤满了人,她被挤在车门边,胳膊肘抵着冰冷的玻璃,脑子里全是没做完的报表。回到家时,她累得连脱鞋的力气都快没了,靠在镜子旁边的墙上换鞋,手指无意识地搭在镜框上。
就在她弯腰解鞋带时,眼角的余光又瞥见了镜中的自己。
镜里的林婉没有弯腰,而是直挺挺地站着,左手轻轻搭在肚子上,顺时针慢慢揉着,那动作带着种刚吃饱的慵懒,连肩膀的弧度都透着满足。可林婉的肚子是空的,从下午三点到现在,她只喝了一杯速溶咖啡,连口饭都没吃。
这次她看得清清楚楚,镜中人的动作和她本人完全不同。她猛地直起身,镜中的动作瞬间消失,只剩下她自己脸色苍白的样子。镜面里映出卧室的吊灯,暖黄色的光在镜面上晃了晃,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镜中动了一下,快得像错觉,却又留下了一丝诡异的痕迹,镜中地板的影子,似乎比实际的更淡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