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再次启动,带着所有人的希望,全速向县城冲去。
当他们满身尘土地冲进县城一中的考点时,开考的预备铃声刚刚响起。
张汉玉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安静地坐下。
周围是来自县城各所中学的考生,他们穿着干净的衣服,脸上带着自信。
相比之下,张汉玉他们这群从山里来的孩子,显得格格不入。
正式开考的铃声响彻校园。
试卷发下来,整个教室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张汉玉拿起笔,却没有立刻答题。
他快速地将整张数学试卷浏览了一遍。
题目不难,甚至比他预想的还要简单一些。
最后一道大题,是一道解析几何。
常规的解法需要设立复杂的坐标系,进行大量的计算。
他的脑海里,却浮现出另一种解法。
利用向量。
这个概念,在当时的高中教材里,仅仅是昙花一现,并未作为重点。
但他从那本残破的物理杂志上,看到过更深层的应用。
他没有犹豫,直接在草稿纸上构建了向量模型。
原本需要一整页的计算过程,被他压缩到了短短几行。
答案清晰地呈现出来。
做完数学,是物理。
一道关于电路的计算题,涉及串联与并联。
其他考生都在费力地套用欧姆定律。
张汉玉的眼前,却仿佛能看到无数微小的电子,在导线中奔流、分叉、汇合。
就像他刚刚清理的那个拖拉机柴油滤清器。
原理是相通的。
知识,在最底层的地方,永远是相通的。
他下笔如飞,逻辑清晰,步骤严谨。
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停下笔时,考场里的大部分人,还在为前面的选择题抓耳挠腮。
他抬起头,看了一圈。
有人在咬着笔杆,有人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有人正对着一道题唉声叹气。
众生皆苦。
而他,握住了那把名为“知识”的钥匙。
张汉玉放下笔,身体向后靠在冰凉的椅背上,轻轻闭上了眼睛。
第一场,结束了。
喜欢1977:从高考状元到科技巨擘请大家收藏:(m.x33yq.org)1977:从高考状元到科技巨擘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