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刚泛起一点鱼肚白,东屋的门就“吱呀”一声轻响,王秀英趿拉着鞋,悄没声地走进了院子。
她先是走到鸡窝边上掏了两个还带着热乎气的鸡蛋,这才转身进了灶房,摸黑把风箱拉得呼呼作响,点燃了灶膛里的干柴。
火光一亮,映着她那张布满愁纹的脸。
锅里添上水,她从墙角的一个布袋里,用瓦瓢小心翼翼地舀出半瓢玉米面,又掺了些麸皮进去,就这么搅和着下了锅。
粮食得省着吃,男人和半大小子们要下地,肚子里没食不行。
屋里头,林卫家早就醒了。
听着外头母亲忙活的动静,还有二哥翻身时土炕发出的轻微声响,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感涌上心头。
他没立刻起身,就那么睁着眼,听着家里的声音。
风箱的“呼嗒”声,锅里水烧开的“咕嘟”声,还有父亲在院子里咳嗽的声音,这些动静混在一起,就是家的味道。
等二哥林卫疆起了床,林卫家也跟着穿好了衣裳。
哥俩走到院子里,王秀英已经把早饭端上了桌,一人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玉米糊糊,一碟黑乎乎的咸菜疙瘩,还有几个拳头大的糠窝头。
“卫家,锅里给你留了鸡蛋,你赶紧趁热吃了。”
王秀英把一个煮好的鸡蛋塞到林卫家手里,蛋壳还有些烫手。
“娘,我不吃,给卫红和卫民吧,他们正长身子。”林卫家把鸡蛋推了回去。
“让你吃就吃,哪来那么多话!”王秀英眼睛一瞪,硬是把鸡蛋又塞了回来。
“你是要去县里吃公家饭的人,得把身子养好了,不能让人家看轻了。”
林建国在一旁吧嗒着旱烟,没说话,算是默许了。
林卫家拗不过,只好剥了壳,把鸡蛋分了一半给旁边眼巴巴瞅着的小妹林卫红。
一家人闷头吃着饭,堂屋里只有喝粥的呼噜声。
吃完饭,林建国把烟袋锅在鞋底上磕了磕,站起身:“老大老二,扛家伙,上工了。”
林卫东和林卫疆应了一声,走到墙角拿起各自的锄头。
林卫家看着,也跟着站起身,顺手就抄起了墙角另一把半旧的锄头。
他这个举动,让屋里所有人都愣住了。
“你干啥?”王秀英第一个反应过来,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一把夺过他手里的锄头,急得声音都变了调。
“你这孩子好好的一个中专生,马上就是国家干部了,你去下地抡锄头?这要是让村里人看见了,不得把脊梁骨给戳断了!快,给我回屋里待着去!”
“娘,话不能这么说。”林卫家没跟她抢,只是平静地解释。
“我这不是还没去报到嘛,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浑身都不得劲。再说,我在家躺着,让爹和大哥二哥在地里头晒日头,我心里也过意不去。”
大哥林卫东是个老实人,见状也帮着腔:
“娘,就让三弟去吧,在屋里头也确实闷得慌。出去活动活动筋骨,挺好的。”
“好啥好!他那手是拿笔杆子的手,哪是干庄稼活的料!”王秀英还是不松口,把锄头死死地护在身后。
一直没吭声的林建国,这时把烟杆往桌上重重一放,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他抬起眼皮,瞅着林卫家:“真要去?”
“要去。”林卫家点了点头,眼神很坚定。
林建国没再多说,只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对着王秀英说道:“让他去,吃点苦头,就知道天高地厚了。”
爹发了话,王秀英再不情愿,也只能把锄头还给了林卫家,嘴里还不住地念叨:
“我的老天爷,这叫什么事啊,读书读傻了……”
清晨的空气带着一丝凉意,村里的土路上已经陆陆续续都是扛着农具去上工的社员。
大伙儿瞧见林卫家也扛着锄头跟在林建国后头,都挺稀奇。
“哟,那不是建国家的老三嘛?卫家,念完书回来啦?”
“是啊,卫家,你这文化人咋也下地了?”
林卫家也不觉得难为情,见着人就笑着打招呼:“李叔,王大婶,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出来活动活动筋骨。”
“这孩子,就是懂事。”
大伙儿听了都点头夸赞。
到了地头,生产队长林振邦正叉着腰,站在田埂上分派活计。
柳树屯的地多分在山坡上,叫“坡地”,土质硬,石头多,最是费力气。
今天队里的活,就是要把东头那几块最硬的坡地给翻一遍,好赶在下场雨之前把冬小麦给种上。
林卫家跟着大哥,分到了一长垄地。
他学着大哥的样子,站好架势,把吃奶的劲儿都使了出来,抡圆了锄头,卯足了劲儿往下砸。
“铛!”
一声脆响,锄头像是砸在了石头上,震得他虎口发麻,胳膊肘都酸了。
低头一看,那干得裂开一道道口子的黄土地,就只翻起来一小块土皮。
旁边的大哥林卫东,动作瞧着不快,可每一锄头下去,都稳稳当当,一大块土就被齐整地翻了过来,露出了底下还带着点潮气的新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六零:供销采购员的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生六零:供销采购员的逆袭人生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