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双线推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远同时在现实和梦境中推进着鼓书保护工作。
在现实中,他帮助赵威申请省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协调专家提供专业指导,推动鼓书传承基地的建设。
在文昌殿中,他则通过文运网络,为鼓书保护寻找更多资源:
他引导一位音乐学院的教授发现了长平鼓书的独特价值,主动前来采风研究;
他让一位文创设计师在梦中获得灵感,设计出一系列融合鼓书元素的文创产品;
他甚至通过海外节点,找到了一些流失海外的鼓书珍贵史料。
最让陈远惊喜的是,李青山老人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原本有些模糊的记忆变得清晰,还能唱出更多几近失传的唱段。
奇怪了,老人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这几天总觉得浑身是劲,连年轻时学的段子都想起来了。
第七节:困境突破
然而,项目推进并非一帆风顺。
就在鼓书传承基地即将揭牌时,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了:李青山老人虽然技艺精湛,但听不懂当地方言的游客无法理解唱词内容,表演效果大打折扣。
能不能配上字幕?有人提议。
或者加上翻译?另一个建议。
但都被赵威否定了:那样就失去原汁原味了。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陈远在梦中获得了一个灵感。第二天,他找到赵威:
我们能不能在保持鼓书原貌的同时,开发一个辅助欣赏系统?比如通过AR技术,在观众手机上实时显示唱词内容和背景介绍?
赵威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既保护了传统,又解决了传播问题!
在陈远的牵线下,很快有科技公司愿意提供技术支持。不久,一套创新的鼓书AR欣赏系统在喜庄景区投入使用,大受游客欢迎。
第八节:新声传扬
三个月后,长平鼓书传承基地正式揭牌。
修复一新的老宅里,李青山老人带着新收的五个徒弟,为来宾表演鼓书。通过AR技术,观众们不仅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表演,还能实时了解唱词内容和历史文化背景。
太精彩了!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赞叹,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体验!
赵威向陈远汇报着项目成果:
基地开放一个月来,接待游客超过五万人次;
鼓书表演场场爆满,相关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百万;
最重要的是,现在有十几个年轻人主动来学习鼓书...
陈远欣慰地看着这一切。通过《功德簿》,他能清晰地看到,长平鼓书的文运之光已经从微弱变得明亮,并且开始向外辐射,影响着更多地方。
第九节:新的起点
临别前夜,陈远再次来到文昌殿。
《功德簿》上,代表长平鼓书的文运节点已经稳固,与周边的其他节点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更让他惊喜的是,赵威身上的文运种子已经发芽,开始自发地守护着这份文化遗产。
虚实相生,其道大光。陈远若有所悟。
这次长平之行,让他对文运守护有了更深的理解:既要依靠神力在梦中构建网络,也要依靠人们在现实中具体。只有两者完美结合,文运才能真正地传承发展。
第二天送行时,赵威紧紧握着陈远的手:陈组长,谢谢您!是您让鼓书获得了新生。
陈远摇摇头,是你们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拯救了鼓书。我只是...适逢其会。
汽车驶离长平,陈远翻开下一站的调研资料。他知道,在更广阔的土地上,还有无数个像长平鼓书这样的文运瑰宝,等待着他去发现、去守护。
文运长河,奔流不息。而他的使命,就是让这条河流永远清澈,永远充满生机。
(未完待续)
-----
喜欢科级帝君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科级帝君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