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巢基地最深层的特种制造车间里,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安国邦搓着手在车间门口来回踱步,时不时透过观察窗向里张望。顾倾城站在监控画面前,神情专注地记录着数据。就连一向沉稳的穆青山,也特意通过视频连线关注着车间内的情况。
车间中央,一个集装箱大小的金属结构体正在最后组装阶段。这就是“鲲鹏”计划的核心——“鲲鹏之心”大型舰用聚变电池组。数十名工程师在精密机械臂的辅助下,进行着最后的调试工作。
“温度控制系统校准完成。”
“能量输出模块连接正常。”
“安全防护层压力测试通过。”
对讲机里不断传来各小组的汇报声。张飞站在主控台前,手指在触摸屏上快速滑动,检查着每一个数据流。他今天穿着特制的防静电工作服,神情是罕见的严肃。
“张总工,核心介质注入准备就绪。”首席工程师李明报告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张飞点点头:“开始注入。”
车间内响起一阵低沉的嗡鸣声。特殊的输送管道从天花板垂下,连接在“鲲鹏之心”顶部的注入端口。淡蓝色的“星屑晶”介质在管道中缓缓流动,发出梦幻般的光泽。
“介质流动稳定,温度维持在绝对零度以上3度。”技术员报告道。
安国邦紧张地扒在观察窗上,忍不住小声嘀咕:“这要是出点问题,整个基地都得飞上天吧...”
顾倾城瞥了他一眼:“张顾问的设计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话虽这么说,但她握着记录板的手也不自觉地收紧了。这是第一次尝试制造如此大型的聚变电池组,其能量输出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
注入过程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当最后一个指示灯由红转绿时,车间里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声。
“介质注入完成,核心激活准备就绪。”李明的声音明显轻松了许多。
张飞在主控台上输入最后一道指令:“启动激活程序。”
所有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透过厚重的防护玻璃,人们看到“鲲鹏之心”内部开始泛起柔和的蓝光,仿佛有星云在其中流转。低沉的嗡鸣声逐渐升高,变成一种悦耳的和弦音。
“能量读数开始上升!”
“输出功率达到设计值的10%...20%...50%...”
监控屏幕上的数字快速跳动着。当功率达到100%时,整个车间突然安静下来。“鲲鹏之心”稳定运行着,外表看起来平静无波,但每个人都清楚其中蕴含的恐怖能量。
“成功了!”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车间内外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安国邦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抓住顾倾城的胳膊:“成了!真的成了!”
顾倾城难得地露出笑容,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监控画面上的各项数据。
视频连线那头的穆青山也明显松了口气:“张顾问,你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张飞却依然保持着冷静:“只是基本操作。现在进行满载测试。”
这句话让欢呼声戛然而止。大家都没想到张飞会如此迫不及待地进行下一步测试。
“张总工,要不要先让核心稳定运行一段时间?”李明谨慎地建议。
张飞摇摇头:“时间紧迫。开始负载测试,逐步提升至设计值的150%。”
工程师们面面相觑,但还是按照指令开始操作。外部负载系统启动,“鲲鹏之心”开始输出惊人的能量。
“功率110%...120%...130%...”
监控室内,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种超负荷测试风险极大,一旦核心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140%...150%!达到目标值!”
令人惊讶的是,“鲲鹏之心”运行得异常平稳,各项参数都在安全范围内。张飞仔细观察着数据变化,时不时记录着什么。
“散热系统表现良好,能量波动在预期范围内。”他满意地点点头,“可以准备交付了。”
这句话让在场的海军代表差点哭出来。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将军握着张飞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张顾问...这...这是我们海军几代人的梦想啊!”
张飞不太习惯这种热情,轻轻抽回手:“只是一块电池而已。”
“一块电池?”老将军瞪大眼睛,“您知道这块‘电池’意味着什么吗?我们的舰船将拥有近乎无限的航程!全电推进不再是梦想!”
确实,当“鲲鹏之心”的详细参数被公布时,整个海军高层都震惊了。其能量密度是传统动力系统的数千倍,而且运行安静、无污染,几乎不需要维护。
“这意味着我们的舰队可以在海上连续作战数年不需要补给。”穆青山在后续会议上如是说。
更让人惊喜的是,“鲲鹏之心”的制造成本远低于预期。张飞采用的新型材料和工艺,将生产成本控制在了合理范围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