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演播室内,张召忠教授整理了一下领带,对着镜子露出标志性的温和笑容。今天是他主持的《防务新观察》节目直播日,导播刚刚通知他,节目收视率因为“远望”号救援事件已经创下历史新高。
“局座,三十秒准备!”执行导演透过耳机提醒。
张召忠深吸一口气,在嘉宾席上坐定。他面前的提词器上滚动着今天的话题要点,但他知道,所有观众最关心的只有一个主题——那艘在台风中创造奇迹的“远望”号。
直播信号灯亮起,张召忠面对镜头,露出从容的微笑:“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本期的《防务新观察》。最近啊,网上都在讨论咱们海军的一次救援行动,说什么的都有。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他话音刚落,演播室的大屏幕上就出现了“远望”号在风浪中航行的画面。这段由随舰记者拍摄的视频已经在网络上疯传,此刻在电视上播放,依然让所有观众感到震撼。
“看看这艘船,”张召忠指着画面,“在这么大的风浪里,走得那叫一个稳当。网上有人说这是特效,是拍电影。我今天就告诉大家,这都是真的!”
主持人适时插话:“局座,您对这次救援行动有什么看法?”
张召忠呵呵一笑:“看法?我觉得很正常啊!我们早就说过,未来的海军一定是全电化、智能化的。这点小风浪,对我们的新装备来说,算个事吗?”
他这话一出,弹幕立刻炸开了锅:
“局座又开始忽悠了!”
“这次我信了!真的信了!”
“求局座下次提前透露点内部消息!”
张召忠看着实时弹幕,脸上的笑意更深:“有人说我忽悠?那我问你们,三年前我在这个节目上说什么来着?我说未来海军要全电推进,要无限航程,当时你们都笑我。现在看看,这是不是都实现了?”
导播在耳机里提醒:“局座,网上有人质疑‘远望’号的续航能力。”
张召忠立即回应:“续航?这么说吧,要是条件允许,这艘船能一直开到南极再开回来,都不用加油!你们信不信?”
这番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在观众中引发轩然大波。直播间在线人数瞬间突破千万,服务器一度出现卡顿。
“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张召忠继续他的“神预言”,“不就是想知道这船为什么这么厉害吗?我告诉你们,这就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科研投入,现在终于开花结果了!”
这时,主持人接进一个现场连线。画面切换到海军某基地,一位身着海军礼服的老将军出现在屏幕上。
“赵司令!”张召忠惊喜地打招呼,“没想到今天能跟您连线。”
赵德明司令在画面中微笑:“召忠啊,我可是你节目的忠实观众。今天特意来给你站台,免得观众又说你忽悠。”
两位老友的互动让直播气氛更加热烈。赵德明认真地说:“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远望’号的表现完全真实。这标志着我国海军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张召忠趁机追问:“赵司令,能不能透露一下,这种新技术会不会应用到其他舰船上?”
赵德明神秘地笑了笑:“这个嘛...按照惯例我不能说太多。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海军的未来,一定会让所有国人骄傲!”
这段连线结束后,直播间的热度再创新高。导播在耳机里兴奋地报告:“局座,收视率破纪录了!网络平台同时在线超过两千万!”
张召忠淡定地整理了一下话筒:“这才哪到哪啊。我告诉你们,好戏还在后头呢!”
他这句话立即被观众解读为又有“猛料”,弹幕上满是猜测:
“局座这是暗示还有新装备?”
“难道航母也要改造了?”
“求剧透啊局座!”
主持人看着疯狂滚动的弹幕,忍不住笑道:“局座,您看观众多热情。要不您再给大家透露点信息?”
张召忠摆摆手:“天机不可泄露。但是我可以这么说,咱们的海军建设,从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今天你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这时,导播接进了一个特别连线——竟然是正在“远望”号上工作的李振舰长。
“李舰长!”张召忠热情地打招呼,“您可是今天的明星人物啊!”
李振在舰桥上笑着回应:“局座,我们全舰官兵都是您的粉丝。今天能在您的节目上亮相,大家都很激动。”
张召忠关切地问:“李舰长,很多观众想知道,在台风中航行是什么感受?”
李振认真地说:“说实话,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也不敢相信。这艘船在风浪中的稳定性,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这都要感谢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
张召忠敏锐地抓住重点:“这么说,船上采用了全新的技术?”
李振点头:“是的。但是具体细节...您懂的。”
两人相视一笑,这种心照不宣的对话方式,更是吊足了观众胃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