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验证“情绪燃料”理论有效的兴奋,如同短暂的肾上腺素飙升,很快便被更现实的困惑和更深层的疑虑所取代。凌一凡发现,依靠自身回忆社死场面和日常吐槽来“充电”,虽然确实能缓解那该死的饥饿感,但过程极其别扭,效率也远谈不上“高效”。
这感觉就像是发现可以用磕瓜子来代替吃饭——确实饿不死了,但想要靠磕瓜子吃饱吃好,那得磕到地老天荒,而且腮帮子疼(心累)。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极其被动且不稳定。他不能总是指望李主任随时跳出来羞辱他,或者王大锤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吐槽素材。一旦风平浪静,他难道还得自己躲在角落里反复回味黑历史来榨取那点可怜的能量?
这和他梦想中“有猫有Wi-Fi,打卡下班无人找”的躺平生活,简直背道而驰,甚至更加凄惨了——以前只是身体被掏空,现在连精神都要主动献祭了。
就在他对这种奇葩的“自给自足”方式感到无比蛋疼时,那个加密聊天室的窗口,竟然又一次,在他没有主动联系的情况下,自顾自地弹了出来。
【Efficiency_Max】的账号再次出现在在线列表里,仿佛从未离开过。第一条信息就直接切入核心,精准地戳中了他的痛点:
【看来你初步尝试了基础方法。感觉如何?是否体会到自身情绪能量的贫瘠、不稳定与低效?】
凌一凡嘴角抽搐了一下。这家伙果然在监控!连他偷偷尝试了都知道!这种无所遁形的感觉真是糟糕透了。
他没好气地回复:【是能缓解一点饥饿,但太麻烦,也太慢了!而且总不能天天指着被人骂或者自己尬自己吧?】
【Efficiency_Max】:【预料之中的反馈。依靠自身情绪波动,如同依靠 unreliable(不可靠)的风力发电,输出微弱且极不稳定。真正的效率,来自于主动的‘引导’、‘收集’和‘压缩’。而这,通常需要借助外部工具的辅助。】
新的信息开始弹出,带着一种展示高科技产品般的冷漠优越感:
【例如,我所使用的‘心智协调仪’(Mark III型),可以精准监测脑波频率与激素水平,通过微电流刺激和信息素诱导,协助使用者快速进入并维持特定情绪峰值(如高度专注、控制欲、计算性冷漠),实现高效、稳定、无杂质的能量转化。充电效率是您目前方式的174倍以上。】
聊天窗口甚至附带了一张极其简洁、充满工业美感的设计草图——一个流线型的银色头环,连接着一个小巧的控制单元,上面布满了看不懂的指示灯和接口。
凌一凡看得一愣一愣的。还有这种操作?高科技修仙?啊不,高科技充能?
这听起来……确实比他自己瞎回忆要靠谱多了!如果能稳定地产出“高度专注”或者别的什么正面情绪能量,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下一秒,“效率至上”的话就打破了他的幻想:
【当然,Mark III型的主要设计目标是维持‘绝对理性’与‘高效计算’状态,其诱导产生的情绪能量偏向冰冷、纯粹,可能与你的能力基底兼容性不佳。对于你这种‘混沌侧’能力,或许更适合能诱导‘强烈控制欲’或‘批判性愤怒’的早期型号,虽然能量纯度稍低,但更易吸收。】
凌一凡:“……” 控制欲?批判性愤怒?这听起来就不像是什么好东西啊!
而且,这种东西他上哪儿弄去?听起来就像是科幻电影里的装备。
【Efficiency_Max】仿佛再次看穿了他的心思:
【仪器制造需要特殊材料、精密工艺以及对能量回路的深刻理解。非现阶段你能接触。但这并非唯一途径。】
真正的重头戏,似乎此刻才缓缓展开:
【仪器的作用是‘引导’和‘优化’。而更基础的‘收集’环节,其范围完全可以超越自身。空气中无时无刻不弥漫着无数生物散逸出的情绪碎片:上班族的焦虑、玩家的亢奋、路人的烦躁、甚至…… deeper, darker(更深层,更黑暗)的恐惧与绝望。】
文字在这里微妙地停顿了一下,带着一种刻意的诱惑:
【这些弥散的能量,对于无法利用它们的存在而言,只是无用的背景噪音。但对于掌握了正确方法的存在,它们则是取之不尽的汪洋。只需一个简单的‘引导’意念,一个基础的‘能量涡流’模型,你便能像海绵吸水一样,将它们汇聚过来,经过初步提纯,化为己用。】
【这种方式,虽然效率仍远低于仪器辅助,但比你自己折腾要高效得多,且来源广泛,几乎永不枯竭。我们称之为——‘借用’。】
“借用”。
这个词再次出现,但这一次,“效率至上”为它包裹上了一层看似合理甚至“环保”的外衣——收集散逸的、无用的能量碎片,变废为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不是神2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我不是神2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