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了“效率至上”那条通往非人之路的诱惑后,凌一凡的生活仿佛进入了一种低功耗的平稳模式。他依旧每天忍受着李主任日益精进的“气场表演”,收集着办公室里弥漫的吐槽能量作为日常燃料;偶尔帮同事个小忙,或者下班时顺手把邻居放在门口的垃圾带下去,积攒那点微薄却令人安心的“满足感”能量。
日子过得紧巴巴,能量账户常年处于临界状态,不敢有大额支出(施展稍大点的能力),但至少,不必再担心自己某天会变成吞噬他人情绪或者遗忘自我的怪物。这种“自给自足”的清贫,反而带来了一种奇异的、脚踏实地的平静。
然而,这种平静很快就被一个略带伤感的消息打破了。
周六下午,凌一凡惯例性地走向小区后街那家名为“漫画之家”的小书店,准备去淘两本过期的二手《少年JUMP》,顺便享受一下那里安静怀旧的氛围——这几乎是他拮据的精神生活和能量补给中,为数不多的廉价享受。
然而,刚走到街口,他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书店门口那块手绘的、略显陈旧的招牌旁边,多了一张刺眼的白纸,上面用马克笔写着几个沉重的大字:
【本店经营不善,即将停业,全场书籍清仓处理,感谢多年支持。】
凌一凡的脚步顿住了,心里咯噔一下。
他推开那扇熟悉的、会发出清脆铃响的玻璃门,店内的景象更是让他心头一沉。原本塞得满满当当、虽然杂乱却充满生机的书架,此刻空了一大半,剩下的书籍也被简单地归类堆放在几个纸箱里,贴上“10元一本”、“15元两本”的标签。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淡淡灰尘的味道,却比以往多了一份萧索。
店主人老王——一个五十多岁、头发花白、总是戴着老花镜和套袖的微胖男人——正佝偻着背,默默地将一摞漫画书从书架深处搬出来,小心地拂去上面的灰尘,然后依依不舍地放进另一个标着“珍藏·非卖”的纸箱里。他的动作缓慢而沉重,侧脸上写满了落寞和不舍。
“王叔?”凌一凡轻声打了个招呼,声音在空旷的店里显得有些突兀。
老王抬起头,看到是凌一凡,脸上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是小凌啊……来得正好,看看吧,有什么喜欢的就拿走,给你算最低价。以后……以后就没这店喽。”
语气中的唏嘘和无奈,几乎要溢出来。
“怎么……怎么突然就要关了?”凌一凡走到柜台前,忍不住问道。这家店虽然生意一直不算火爆,但靠着附近的学生和老顾客,似乎也能勉强维持。
老王叹了口气,摘下滑到鼻尖的老花镜,用衣角擦了擦:“唉,没办法啦。时代不同了喽。现在年轻人谁还来看纸质漫画啊?都抱着手机平板看咯。”他指了指空荡荡的店面,“老主顾越来越少了,新客人几乎没有。再加上这房租……年年涨,比股票还厉害!实在撑不下去啦……”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像是对凌一凡倾诉,又像是自言自语,盘点着这家小店面临的绝境:线上阅读的冲击、不断上涨的房租、日益稀少的客源、还有他自己越来越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力不从心。
“我也知道,我这店又旧又小,书也不全,比不上那些大书店和网店。”老王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纸箱,眼神黯淡,“但这里……每一本书都是我亲自挑回来的,很多老伙计陪了我十几年了……就这么散了,心里头……真不是滋味啊。”
凌一凡默默地听着,看着老王那双因为常年整理书籍而有些粗糙的手轻轻抚过一本《七龙珠》的封皮,心里也跟着难受起来。
“漫画之家”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个买便宜二手漫画的地方。这里是他刚毕业、手头最紧时的避风港,是能让他暂时忘记工作烦恼、沉浸在二次元世界的小小桃源。老王虽然话不多,但人很实在,有时看他挑得久,还会塞给他一本免费的旧杂志。
这里承载的,是一种慢节奏的、带着纸墨香气的温情,是冰冷都市里一个不起眼却真实存在的、充满人情味的小角落。
而现在,这个角落,也要被时代的洪流冲垮了。
一种无力感涌上心头。他只是个连自己都差点养不活的社畜,面对这种大势所趋的倒闭潮,又能做什么呢?捐钱?他那点工资交了房租水电,也就刚够温饱。呼吁大家来买书?他自己都很少买新书了。
难道就只能这样眼睁睁看着它消失?
不甘心。
这种不甘心里,似乎还夹杂着一点别的什么东西。一种……微弱的冲动。
他最近不是在尝试用“满足感”和“正向情绪”来充电吗?帮助别人,不是能产生那种温和而稳定的能量吗?
如果……如果他能用自己这坑爹的能力,做点什么来帮助老王,帮助这家店留下来……那产生的“满足感”,会不会比帮人拎袋子要强烈得多?而且,这也是他真正想做的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不是神2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我不是神2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