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马车驶离东华门,一路向西,穿过京城外的稻田,最终停在一座青砖灰瓦的庵堂前。庵门上方悬着块褪色的木匾,刻着 “水月庵” 三个字,门旁的石狮子被岁月磨得光滑,檐角的铜铃在风里轻轻摇晃,透着几分与世隔绝的静谧。
“墨先生,到了。” 接应的人掀开车帘,压低声音道,“主持了尘师太在后门等您,跟她走就行,别多问。”
墨苏刚跳下车,就见一个穿着灰色僧袍的老尼从后门走出。她约莫六十岁,眉眼间带着几分英气,手上握着一串佛珠,却不像寻常尼僧那般慈眉善目 —— 这便是年羹尧的远房姑母,了尘师太。
“随我来。” 了尘师太的声音沙哑,带着常年习武留下的沉稳,转身引着墨苏穿过禅院。院内种着几株老桂树,花瓣落了一地,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桂香。禅房大多关着门,只有东厢房亮着灯,隐约能听见里面传来翻书的声响。
“夜枭大人在密室等您。” 了尘师太走到东厢房的佛像前,双手按住佛像底座,轻轻一推,佛像竟缓缓移开,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下去吧,里面有灯。”
墨苏弯腰钻进洞口,脚下是石阶,阶壁上嵌着油灯,昏黄的光映得通道里人影晃动。走了约莫十几步,眼前豁然开朗 —— 这是一间约莫十丈见方的密室,四壁摆着书架,架上堆满了卷宗,中间放着一张八仙桌,夜枭正坐在桌旁,手里拿着一卷纸,眉头紧锁。
“你来了。” 夜枭抬头,见墨苏胳膊上缠着绷带,便指了指桌旁的凳子,“坐。胭脂虎那边没出岔子吧?”
“还好,多亏了她和阿桃。” 墨苏坐下,从腰带暗层里掏出名录副本,小心翼翼地铺在桌上,“这是三爷党的《编纂名录》副本,我拓了一份带过来。”
夜枭的目光立刻落在名录上,手指顺着字迹慢慢划过,脸色愈发凝重。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的银盒,打开后取出一枚三棱镜,对着名录最后一页 “东宫借三爷之力复立,许以江南文权” 那行字照去 —— 原本漆黑的字迹下,竟渐渐显露出淡蓝色的小字,像是用米汤写就,经光一照便现了形。
“双层密写。” 夜枭的声音沉了几分,“表层是三爷的笔迹,底层是太子的回复。你看这里 ——‘许江南文权,可。但需除年羹尧,断四爷臂膀’。”
墨苏凑过去细看,果然见那淡蓝色的小字歪歪扭扭,却字字清晰。他心中一震:太子复立竟不是靠康熙的偏爱,而是与三爷做了交易?江南文权是科举取士的要害,太子许给三爷,等于让三爷掌控江南的清流势力;而三爷要帮太子除去年羹尧,这分明是要断四爷在西北的根基。
“好毒的计策。” 夜枭冷笑一声,将三棱镜递给墨苏,“再看看前面,那些官员名字旁画着‘梅花’的,都是太子党安插的眼线。”
墨苏接过三棱镜,顺着夜枭指的方向看去 —— 名录里 “翰林院检讨王原祁”“国子监司业刘墉” 等名字旁,果然各有一个极小的梅花印记,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他想起之前在作房时,王原祁总以 “校勘典籍” 为由,频繁出入藏版室,当时只当是他尽职,如今才知是在传递密信。
“这些眼线用‘文字密信’传递指令。” 夜枭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武英殿编纂名录》草图,摊在桌上比对,“你看王原祁这条 ——‘献宋版《史记》三册,批校精工’。‘三册’的‘三’对应本月初三,‘册’通‘辰’时,合起来就是初三辰时行动;‘批校精工’四个字,用‘切韵’反切,‘批’的声母‘滂’和‘工’的韵母‘东’拼起来是‘攻’,‘校’的声母‘见’和‘精’的韵母‘清’拼起来是‘进’,连起来就是‘进攻’。”
墨苏跟着夜枭的思路拆解,越看越心惊。这些看似寻常的编纂记录,竟藏着如此精密的密信系统。他忽然想起,上个月初三辰时,四爷党在南城的一个死信箱被人端了,当时只当是偶然,如今看来,竟是太子党通过王原祁传递指令,提前设了埋伏。
“太子与三爷联手,等于掌控了文权与部分京畿防务。” 夜枭将名录卷起来,手指在桌上来回踱步,“年羹尧在西北练兵,若被除去,十四阿哥在西北便没了牵制,到时候八爷党再趁机拉拢十四阿哥,四爷党就真的腹背受敌了。”
他转身看向墨苏,眼神锐利:“我已飞鸽传书给四爷,建议用‘反间计’—— 咱们伪造一封三爷写给太子的密信,说‘江南文权需尽快交接,否则恐被四爷察觉’,再让这封信‘不慎’落入太子党手中。太子本就多疑,定会以为三爷想独吞江南文权,联盟自会瓦解。”
墨苏点头应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名录的最后一页 —— 那里除了太子的回复,还有一行极小的小字,用墨汁轻轻描过,若不仔细看,很容易当成墨迹:“父案旧档,存于东宫卫率府第三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墨苏传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墨苏传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