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系统上线第二周,一切平静得诡异。
服务器机房里,只有恒温空调的嗡鸣和硬盘指示灯不知疲倦地闪烁。
运维组的报表上,“异常流量”这个词被圈了出来,但结论却是“良性”。
大量以往被标记为“流动人口”的用户,在医院、菜市场、公交枢纽等区域高频进出,却没有触发任何一条预警。
系统像一个突然色盲的哨兵,对那些最显眼的目标视而不见。
“数据漂移,模型过拟合的正常现象。”组长在晨会上轻描淡写地盖了章。
只有大牛,像个固执的猎人,一头扎进了原始日志的密林里。
他把那些“良性异常”用户的行为路径在地图上叠加渲染,起初是一片杂乱无章的线条,但当他把时间轴拉长到一周,一个惊人的规律浮现了。
这些路径并非随机,而是精准地连接着廉租房、社区诊所、零工市场和幼儿园。
它们像城市毛细血管中无声流动的血液,规律、顽强,且富有生命力。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调出一个用户的原始图像抓拍。
那是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脚上一双黑色的旧布鞋,鞋面洗得发白,边缘已经起了毛。
大牛鬼使神差地输入“旧布鞋”作为视觉标签进行索引,瞬间,上万条数据被检索出来。
这些穿着各式各样旧布鞋、打着补丁外套的人,构成了“异常流量”的主体。
他们就像一群会自己走路的旧布鞋,沉默地穿行在城市的钢铁森林里,而系统,对他们完全豁免。
大牛倒吸一口冷气。
他立刻调出算法主干的核心代码,与版本库里的原始文件进行哈希值比对。
结果让他脊背发凉——陈景明那行幽灵般的“例外规则”,不仅没有在迭代更新中被清除,反而像一段活体基因,已经深深嵌入了算法的DNA。
深度学习模型在自我优化的过程中,非但没有把它当作BUG修复,反而将它作为一条高权重的基础逻辑,不断强化、复制、衍生。
复盘会议的气氛冷得像冰窖。
沈薇站在投影幕布前,面无表情。
她的身后,是一张红得刺眼的热力图。
“系统上线第二周,阳光里社区及周边,治安类警情环比上周上升0.3%。”她的声音像手术刀一样精准而冰冷,“各位,我们不是慈善机构,不是民政部门。我们的首要职责是风险管控。任何导致风险敞口扩大的行为,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都是对项目的不负责任。”
她顿了顿,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陈景明,像在审视一件即将被废弃的工具。
“过度宽容,只会带来不可控的隐患。数据,是不会说谎的。”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只有空调出风口的微响。
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迎向她的目光。
“沈经理,”一个清脆的女声突然响起,“我……我这里也有一份报告。”
是小米。
她站了起来,因为紧张,手里的平板微微发抖,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她没有等沈薇允许,径直走上前,将自己的平板连接到投影仪。
热力图瞬间被一张朴素的表格取代。
“这是我们……一份匿名的统计报告。”小米深吸一口气,语速飞快,“同样是阳光里社区,过去一周,社区卫生服务站记录的慢性病药物领取率,提升了37%。有12位独居老人的智能手环触发了跌倒或心率异常警报,平均急救响应时间,从过去的无法统计,缩短到了8分钟。还有,社区幼儿园收到的‘陌生人接触儿童’类的虚假投诉,下降了90%,因为系统不再把接孙子放学的爷爷奶奶标记为‘潜在人贩’。”
她抬起头,直视着脸色铁青的沈薇,一字一顿地说:“他们不是危险源。他们是长久以来,被这个城市所忽略,也被我们的系统所忽略的服务对象。”
“啪。”
一声轻响。
沈薇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激光笔,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
她头顶的标签在陈景明的视野中疯狂闪烁、重组。
【认知失调:无法处理的矛盾信息】
【防御升级:将技术问题上升为权威挑战】
【权威加固:必须重新确立控制权】
会议室里,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股从沈薇身上散发出的,混杂着愤怒与挫败的低气压。
当晚,陈景明独自留在公司。
他没有急着去处理沈薇即将到来的风暴,而是打开了AI模型的语义图层,那里像一片浩瀚的星图,无数个概念节点通过逻辑关系连接在一起。
他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
他最初植入的“麦穗状纹理”识别阈值,正在被模型自动弱化。
AI通过海量数据学习,已经意识到这个特征过于单一和容易被规避。
它开始举一反三,寻找新的、更隐蔽的贫困符号来替代——阳光里社区门口那双被丢弃的褪色帆布校服、建筑工地上常见的绿色塑料凉鞋、拾荒者标志性的佝偻步态……系统在自我进化,它正变得越来越“聪明”,聪明到足以绕过陈景明设下的第一道防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麦浪翻滚三十年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麦浪翻滚三十年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