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李娟在门外站了很久,久到腿脚都有些发麻。
她听着屋内均匀的呼吸声,没有进去。
丈夫的疲惫像一种实体,穿过门板,沉甸甸地压在她心上。
她悄无声息地走近那台仍在黑暗中呼吸的笔记本电脑,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攫住了她。
她轻轻掀开屏幕。
锁屏界面亮起,需要密码。
李娟的手指悬在键盘上,几乎没有犹豫,便敲下了一串数字——陈景明的生日。
屏幕解锁,桌面简洁得像一个谎言。
但她的目光瞬间被角落里那个名为《通勤词典》的文件夹钉住。
她点开它,里面只有一个加密文件。
她再次输入那串熟悉的数字,按下回车。
没有预想中的文档,整个屏幕瞬间被一张密密麻麻、闪烁着无数光点的三维城市地图所占据。
红色代表愤怒,蓝色代表悲伤,灰色代表麻木,而星星点点的金色,则标记着“乡愁”。
地图下方,是无数个被切分的音频片段,像被肢解的灵魂。
她颤抖着点开一个,一个中年男人压抑的哭腔流淌出来:“我女儿问我,妈妈,咱家算穷人还是富人……”她又点开一个视频片段,那是地铁站监控的某个死角,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是他们楼上的邻居,小宇的父亲,正蹲在角落里,狼吞虎咽地啃着一个冰冷的馒头,眼泪混着面包屑一起吞下。
那些冰冷的词条——“房奴”、“985废物”、“深漂沪漂”——不再是新闻里的标签,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是她每天在电梯里点头致意的邻居,是她丈夫眼中深不见底的疲惫。
李娟用手死死捂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
她终于明白,陈景明从未逃离过那个被标签定义的世界,他只是换了一种更痛苦、更孤独的方式在战斗。
他没有成为规则的奴隶,而是成了所有被奴役者痛苦的记录官。
她没有删除任何东西,也没有质问。
她只是默默地打开自己的工作邮箱,用最快的速度将整个文件夹加密压缩,同步上传到了一个她有权限访问的、属于市妇联权益部的云端服务器。
在备注一栏,她用力地敲下几个字:“这是我们的孩子,将要继承的城市遗产。”
与此同时,陆家嘴,“行迹通”总部的顶层办公室,气氛冰冷如铁。
赵晓舟死死盯着屏幕上闪烁的红色警报,后台日志清晰地显示,在过去四十八小时内,核心数据库被一个内部终端多次异常访问。
定位结果,直指技术员阿哲的工位。
他没有通过安保,而是亲自走到了技术部。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股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他站在阿哲身后,声音不带一丝温度:“跟我来。”
审讯室里,只有他们两人。赵晓舟没有废话:“谁指使你的?”
阿哲低着头,一言不发。
他头顶上,那个陈景明才能“看见”的词条,此刻却仿佛在赵晓舟的直觉里剧烈波动、尖叫:“我不想删那些哭声”“我妹妹也是被你们的F档评级淘汰的”“你们测的不是情绪,是绝望”。
“软弱的人,不配活在规则之外。”赵晓舟冷笑着,像在宣判一个物种的灭绝。
话音未落,他办公室墙上那块巨大的、用于实时监控城市人流的液晶显示屏,突然被强制切换了频道。
画面不再是跳动的数据流,而是陈景明那份《反向情绪指数预测报告》的摘要,用最刺目的字体滚动播放。
报告的配图,是一张令人毛骨悚然的合成影像——地铁车厢里,无数乘客的头顶漂浮着密密麻麻的标签:“想跳轨”、“想辞职”、“梦见麦地开花”。
全市的地铁电子站牌,在同一秒,同步显示出一行大字:“你的痛苦,不该被定价。”
混乱在一瞬间引爆。
赵晓舟的手机疯狂响起,他咆哮着冲出审讯室。
就在这片刻的真空里,阿哲动了。
他闪电般地回到自己工位,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那场公共直播上,将一枚早已备好的U盘插入主机。
进度条飞速闪过,庞大的“驯化计划”原始数据库被完整复制。
他没有擦除痕迹,反而故意留下了一个模糊的、能够被追踪到赵晓舟私人服务器的后门。
他拔出U盘,快步走进消防通道,拨通了一个无法追踪的匿名号码,声音嘶哑而急促:“数据在废弃调度室的通风管道D7口。密码,是你爸第一次把你锁在琴房那天的日期。”
挂断电话,他回到自己电脑前,删除了那个写着“别看我”的屏保,然后新建了一个空白文档,只写下了一句话:“我看你,所以我存在。”做完这一切,他站起身,平静地整理了一下衣领,径直走向了街对面那栋挂着国徽的纪检委大楼。
陈景明几乎是在电话挂断的瞬间就出发了。
乡下的夜路泥泞难行,但他开得比在上海高架上还要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麦浪翻滚三十年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麦浪翻滚三十年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