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部指挥所里弥漫着烟草和紧张混合的气息。墙上悬挂的作战地图被红蓝铅笔勾勒得密密麻麻。几位首长围着刚刚返回的王雷连长和张彬等人,气氛凝重中透着一丝压抑的兴奋。
王雷详细汇报了潜入新兴里获取的敌军部署、火力点以及炮兵阵地疑似方位。每报出一个坐标,参谋人员便迅速在地图上做出标记,首长的眉头便舒展一分。这份情报至关重要,甚至可能影响即将发起的新一轮攻势布局。
汇报完情报,王雷顿了顿,声音沉了下去,开始讲述无名高地的遭遇战,以及张彬如何以一己之力逆转危局,救下尖刀连残部。
“……当时情况就是这样。要不是张山同志反应快,枪法准,处置果断,尖刀连可能就真的打光了,李长明也……”王雷没有夸大其词,只是平实叙述,但其中的凶险与奇迹,每个人都听得出来。
指挥所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站在王雷身后、军装破损、脸上还带着硝烟和血渍的年轻士兵身上。他站得笔直,眼神平静,仿佛刚才经历那场血战、做出那些惊人之举的不是他自己。
一位头发花白、神色威严的首长(师政委)站起身,走到张彬面前,仔细打量着他:“张山同志,你今年多大了?”
“报告首长,十九岁。”张彬平静地回答,这是伪造身份上的年龄。
政委目光如炬,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十九岁……好一个十九岁。你的枪法是跟谁学的?还有你的战场救护手段,尤其是那止血粉,很不一般。”
“报告首长,枪法是打猎练的。医术是家里老人传的土方子。”张彬重复着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心跳平稳,眼神没有丝毫闪烁。
政委盯着他看了几秒,缓缓点头,没有继续追问。他转身对其他人说道:“侦察连小王所部,深入敌后,获取关键情报,功不可没。张山同志,临危不惧,果断处置,挽救了友军有生力量,更是表现出惊人的战斗素养和过人的胆识!这是大功!”
他顿了顿,语气微沉:“但是,关于新兴里的情报来源和无名高地的具体细节,必须严格保密,仅限于在场人员知晓。对外统一宣称是侦察连小队执行任务时,偶遇敌军围攻友军,协同作战击退敌人。张山同志的个人作用,不要过度宣扬。”
几位首长都心领神会地点头。一个来历略显模糊、年龄过轻、却拥有如此匪夷所思能力的士兵,过于耀眼未必是好事。保护性保密是必要的处理方式。功劳记下,但细节需要模糊化。
“王雷!”
“到!”
“给你们侦察连记集体二等功!张山同志……个人记一等功!但功勋评定暂时存档,不宜公开表彰。”政委一锤定音。
“是!”王雷大声应道,脸上放光,与有荣焉。
张彬也立正敬礼:“谢谢首长!”
命令很快下达,侦察连一片欢腾,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具体细节,但集体二等功是实打实的荣誉。连里出了个一等功臣的消息,却只在极少数干部中小范围流传,并被要求保密。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野战医院里,陈雪细心照顾着转运下来的尖刀连伤员,尤其是连长李长明。李长明在清醒后,多次对医院的人提起那个如同神兵天降、枪法如神、还懂救人的侦察连战士“张山”。
“那小子……简直不是人!枪打得准得邪乎!扔手榴弹都算出延迟爆炸!还会一手绝顶的医术!老王(王雷)从哪挖来这么个宝贝?”李长明对前来探视的王雷感叹。
这些话在医院里悄悄传开,结合之前张彬在医院里的神奇表现,“战场华佗”和“神秘枪王”的名声不胫而走。小护士们看张彬的眼神充满了好奇和崇拜,老兵们则多了一份敬畏。
王雷对此既骄傲又头疼。他把张彬叫到连部,递给他一个崭新的军用水壶(缴获的美制产品):“小子,这是连长我个人奖励你的!干得漂亮!”
他凑近一步,压低声音:“不过,上面的话你也听到了。树大招风,最近给老子低调点!别瞎显摆你那手医术和枪法!尤其是你那来历,谁问都给我咬死了是家传的,听见没?”
“明白,连长。”张彬接过水壶。他乐得低调。
“嗯,”王雷满意地点点头,又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对了,你家里……还有啥人会这些?有没有兄弟姐妹也想参军的?”
张彬心中微微一凛,知道这是更深入的试探。他摇摇头:“没了。就我一个。”
王雷哦了一声,没再追问,只是眼神更加深邃。
几天后,师部保卫科的干事下来“例行谈话”,找到王雷和张彬,再次核实了任务细节和张彬的出身经历。张彬对答如流,毫无破绽。干事记录完毕,带着一份厚厚的、标注着“机密”的文件离开了。
张彬知道,自己的名字和那份被部分修饰过的档案,恐怕已经摆上了更高层级领导的案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