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父愣住了:“什么法子?”
刘技术员把匿名信的事说了一遍,张父惊讶地看向儿子。张彬只是笑笑:“巧合罢了,可能是那书上写的就是适合这种材料。”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周一上班时,厂党委书记把刘技术员叫到办公室,详细询问了工艺改进的来龙去脉。
“ 匿名信?”书记手指敲着桌面,“笔迹查过了吗?”
“查了,像是左手写的,辨认不出。”刘技术员如实汇报,“张师傅家小子说是从旧书上看来的,但我觉得没那么简单。那工艺调整得很专业,不是外行能编出来的。”
书记沉思片刻:“这事先不要声张,但要继续关注。如果真是人才,我们不能埋没。”
而此时,张彬已经回到清华校园。走在梧桐树下,他思考着下一步计划。匿名信的方式虽然安全,但效率太低。他需要找到一个更稳妥的渠道,既能贡献知识,又不暴露自己。
在图书馆翻阅最新一期的《机械工程学报》时,他看到一篇关于金属材料疲劳强度的论文,作者是本校一位姓李的教授。论文中的几个观点引起了他的兴趣,也让他看到了一个可能的机会。
或许,学术期刊是一个更好的平台?
【叮!日常签到冷却完毕,是否签到?】
“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奖励:工程制图技巧(高级)x1。】
新的技能与当前所学专业完美契合。张彬合上期刊,心中有了新的打算。下次专业课作业,他或许可以适当展现一些能力,看看教授的反应。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对傻柱的承诺。下周末回家时,他要带傻柱去轧钢厂问问工作的事。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正是他在这个时代扎根成长的必要过程。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