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夏,槐花的香气弥漫在四合院上空。傍晚时分,中院罕见地支起两张旧八仙桌,拼成一张长条饭桌。何雨柱系着那条洗得发白的围裙,正在临时搭起的灶台前忙碌,锅铲与铁锅碰撞发出铿锵声响,浓郁的肉香随着蒸腾的热气飘散开来,引得院里几个孩子围着不肯走开。
“柱子哥,今天什么好日子啊?”前院的阎解成抽着鼻子凑过来,眼睛直往锅里瞟。
何雨柱抹了把额头的汗,黝黑的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声音洪亮:“转正了!今儿我请客,谢谢院里老少爷们儿平时的照应,特别是彬子!”
他今天特意请了半天假,用第一个月正式工的全部工资,咬牙买了两斤五花肉、一条大草鱼,又搭上些豆腐、粉条和时令青菜,还拎回来一坛散装白酒。这手笔在普通大杂院里算是顶阔气了。
张彬刚从学校回来,就被这热闹场面围住。母亲笑着接过他的书包,低声道:“柱子有心了,非要等你回来开席。”
“彬子回来了!”何雨柱看见他,放下锅铲,用粗糙的手掌在围裙上擦了擦,快步走过来,神情郑重,“今天这顿饭,你必须坐主位。没有你当初点拨,没有你帮着弄那封推荐信,我进不了轧钢厂,更别说转正了。”
张彬摆手:“柱子哥,是你自己手艺好,肯下功夫。”
“那不一样。”何雨柱语气执拗,“知遇之恩,我傻柱记在心里。”
这时,院里几位长辈也被请了出来。阎埠贵推了推眼镜,看着满桌逐渐摆上的菜式,啧啧道:“柱子这手艺,确实见长。这红烧肉,色泽透亮,火候掌握得精准。”
许大茂也闻讯赶来,手里还拿着他那台不知道从哪里淘来到宝贝照相机:“柱哥,够意思啊!这场面我得记录下来,就叫《四合院的团圆饭》!”他最近对记录生活片段上了瘾。
很快,两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中间一大盆油光锃亮的红烧肉,旁边是炖得奶白的鱼头豆腐汤,配上炒青菜、醋溜白菜、凉拌黄瓜,还有一大盘金黄的炒鸡蛋,堪称丰盛。何雨柱给每人都倒上一点白酒或茶水,自己端起酒杯,面向全院人。
“我何雨柱,嘴笨,不会说漂亮话。”他声音有些发哽,“感谢张彬兄弟拉我一把,感谢院里各位长辈、兄弟平时的关照。以后有用得着我傻柱的地方,绝无二话!我干了!”说完,一仰头,杯子里那点白酒全进了喉咙,辣得他龇牙咧嘴,却笑得开怀。
众人纷纷举杯,气氛热烈起来。张彬被让到靠近主位的位置,感受到四周投来的善意和隐隐的敬佩目光。他知道,自己在这个院子的地位,经过太阳能热水器、帮助傻柱就业等事情后,已然不同。这种尊重,并非源于权势,而是源于他切实带来的改变和希望。
席间,大家吃着聊着,关系似乎比平日更近了几分。贾东旭闷头吃着肉,他母亲贾张氏却坐到了张母旁边,一边夸赞柱子手艺好,张彬有出息,一边状似无意地叹气:“还是你们家好,孩子个个有出息。不像我们家东旭,老实巴交的,在厂里也找不到人拉拔一把,要是……”
她的话没说完,但目光却瞟向了张彬,意思不言而喻。张母笑了笑,没接话,只是夹了块肉放到贾张氏碗里:“他婶子,多吃点。”张彬听到了,也只当未闻,继续和旁边的阎埠贵讨论着太阳能热水器在不同季节的集热效率问题。
这顿聚餐持续到月上中天才散。送走邻居,帮着收拾完碗筷,张彬回到自己小屋。窗外月色皎洁,院里还残留着饭菜的余香和一丝温情。
他坐在书桌前,没有立刻开始晚上的修炼或学习,而是拿出信纸和钢笔。他想起那些曾并肩作战的龙牙队友,不知他们如今散落何处,是否安好。他提笔,给几位还记得地址的队友写信,内容很简单,主要是报平安,询问近况,聊聊北京的些许变化,字里行间避开了任何敏感信息,却带着战友间才懂的关切。他将信纸折好塞进信封,贴上邮票,准备明天寄出。
做完这些,他习惯性地启动系统。
“签到。”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基础冶金原理(知识灌输)】
关于金属冶炼、合金配比、晶体结构等基础知识涌入脑海,与【中级材料学基础】相互印证补充。他微微点头,这类基础学科的夯实,对未来无论从事哪个方向的研究都大有裨益。
夜色渐深,四合院彻底安静下来。张彬能听到隔壁母亲和姐姐均匀的呼吸声,前院许大茂摆弄摄影机的细微响动,以及中院何雨柱满足的鼾声。这种平淡而真实的生活气息,让他感到一种脚踏实地的安宁。然而,贾张氏傍晚那未尽的暗示,也提醒着他,平静之下,寻常人家里总有各自的盘算和诉求。他需要在这其中,把握好分寸,继续走自己的路。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