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走廊的消毒水气味尚未完全散去,陈雪去更衣室换衣服,张彬坐在长椅上,看似闭目养神,意识却沉浸在刚刚接收到的信息风暴之中。【基础集成电路概念】——这些知识碎片如同来自遥远未来的信使,在他脑海中构建出一个全然陌生的图景。
硅晶圆上蚀刻出微小的晶体管,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开关被集成在指甲盖大小的区域,构成复杂的逻辑电路……这与他所熟悉的、笨重、耗能、可靠性堪忧的电子管计算机原理,形成了代际的差距。不是量的积累,而是质的飞跃。计算速度、体积、功耗、可靠性……所有这些困扰当前电子技术的瓶颈,在这个超前的概念面前,似乎都找到了终极的解决方向。
他的呼吸微微凝滞。心脏在胸腔里沉稳地跳动,【九转不灭体】的气血流转依旧平稳,但思维的浪潮却汹涌澎湃。这不仅仅是电子技术的革新,这将是席卷几乎所有工业领域的风暴。
几乎在瞬间,他的思绪就跳转到了那悬浮在无限空间中的飞行器草图。那具流畅的躯壳,因为动力和控制系统的缺失而显得苍白无力。控制……他之前思考的控制系统,无论多么精巧的机械液压,或是基于电子管的初级计算机,其响应速度、运算能力和可靠性,与脑海中所见的“集成电路”构成的“微处理器”相比,无异于算盘对比未来的超级计算机。
“南天门计划”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强大的发动机,更需要一个能处理海量传感器数据、进行复杂实时运算、精确控制每一个气动舵面和发动机状态的“大脑”。一个轻便、高效、可靠的航电系统。这个曾经模糊而遥远的需求,此刻被“集成电路”这个概念瞬间照亮,指明了清晰得几乎令人心悸的终极方向。
电子技术,不再是辅助,它将与动力、材料、气动并列为支撑那个飞天梦想的核心支柱,甚至可能是其中最决定性的环节之一。
他缓缓睁开眼,目光穿过走廊的窗户,投向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内心震撼,但脸上依旧平静无波。陈雪换好便装走过来,看到他沉静的样子,以为他还在为刚才的医闹烦心。
“别想了,那种事在医院偶尔会发生。”她轻声安慰。
张彬回过神,对她笑了笑:“没事。只是在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他无法与她分享脑海中那个惊世骇俗的概念,只能将其归于寻常的学术思考。
陈雪没有怀疑,挽住他的手臂:“走吧,去吃饭,我饿了。”
两人在医院附近的小馆子吃了晚饭。席间,陈雪说起科室里准备将她参与改进的康复方法整理成文,争取在内部刊物上发表。张彬认真听着,给出一些建议,心思却有一小部分,始终萦绕在那片微小的硅基世界里。
他知道,这个概念的实现,遥远得如同星辰。它需要全新的材料体系(高纯度硅、光刻胶),全新的制造设备(光刻机、离子注入机),全新的设计理论(EDA工具)……这是一个庞大的、需要整个国家工业体系升级才能支撑的产业。绝非个人之力所能企及,甚至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公开提及。
他将这个念头,如同埋藏最珍贵的火种,深深压入心底。这不是现阶段可以触碰的领域,但必须成为他长期观察、等待和准备的目标。他在加密笔记本上,用只有自己能懂的符号,在“南天门计划”的航电系统部分,添上了重重的一笔,标记为一个需要极度耐心、等待时机才能开启的宝箱。
回到四合院时,天色已黑。前院传来许大茂兴奋的声音,他正拿着一个信封,向围观的阎解成几个吹嘘。
“看见没?电影学院!业余培训班!哥们儿考上了!”许大茂挥舞着信封,脸上放光,“以后咱也是搞艺术的人了!彬哥,你回来了!看,录取通知!”
张彬接过那张薄薄的纸看了看,确实是电影学院一个短期培训班的录取通知。他点点头:“好事,好好学。”
“那必须的!”许大茂挺起胸膛,“等我学成了,把咱们院儿,把太阳能热水器,把你们都拍进电影里去!”
阎埠贵在一旁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点酸意:“拍电影?那能当饭吃吗?还是学门正经手艺实在。”他显然还对张彬拒绝家教的事耿耿于怀。
许大茂不以为意:“三大爷,这您就不懂了,这是宣传,是文化事业!”
张彬没有参与他们的讨论,径直走回中院。许大茂找到了他的方向,是件好事。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追寻价值。而他自己选择的道路,则更加孤独,也更加沉重。那深埋心底的电子革命火种,此刻寂静无声,却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燃起照亮前路的燎原之火。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