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带着凉意,张彬屋内的灯光却亮至深夜。书桌上摊开着几个不同的笔记本——课堂笔记、俄文摘录、技术思路随笔,以及那本藏在最深处的加密笔记本。窗外,许大茂为庆祝考上培训班,不知从哪弄来一台旧留声机,播放着略带杂音的戏曲唱片,咿咿呀呀的声音在寂静的院里飘荡,更衬得屋内的安静。
张彬没有理会外面的声响,他的手指缓缓拂过笔记本上的字迹,目光沉静。从重生入学至今,时间不算太长,但经历却异常密集。是时候停下脚步,回望来路,系统地梳理一番。
学识奠基:
脑海中,诸多技能知识如同星辰般悬浮。【理论空气动力学(进阶)】与【精密机械工程学】构成了他当前学术研究的核心双翼,支撑着他在李教授项目组的工作和那篇被录用的论文。【基础俄语(熟练级)】则为他打开了一扇持续获取外部技术信息的窗口,虽然看到的差距令人心惊,但也明确了追赶的方向。【火箭推进原理】、【精密轴承加工工艺】、【基础冶金原理】乃至刚刚获得的、极度超前的【基础集成电路概念】,这些知识或指向当前瓶颈,或照亮未来路径,构成了他超越同龄人,甚至超越时代的独特知识体系。
匿名贡献:
思绪转到那些匿名的投递。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思路,已然惠及普通市民,改善了部分民生。高速摄影技术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建议,据说已引发高层关注,启动了秘密调研。关于燃料安全与基础工业(如轴承工艺)的思考,也已悄然送出,虽石沉大海或引发审查,但种子已然播下。这些行动风险与收益并存,既是他回报这个时代的方式,也是将脑中知识逐步释放、施加影响的试探性渠道。王根生信中所提的“新训法”,更是佐证了这种间接贡献的可能。
“南天门”雏形:
意识沉入【无限空间】,那张凝聚了超前理念的飞行器草图静静悬浮。它已不再是空想,有了初步的翼身融合气动外形,有了对耐高温材料、高效燃料的探索方向,更有了对未来航电系统基于“集成电路”的终极构想。它像一颗深埋地底的种子,虽然距离破土而出遥遥无期,但其内部蕴含的生命力与指向性,已然明确。“南天门计划”不再是一个虚无的口号,而是有了初步的、跨越动力、材料、控制等多个维度的技术蓝图支撑。
自身修为与羁绊:
【九转不灭体】稳步向第三重后期迈进,气血越发雄浑,体质持续强化。向杨师傅学习的养生功法则如同给这柄利刃配上了合适的刀鞘,让他对自身力量的掌控更趋精细内敛,也提供了极佳的身份伪装。陈雪的感情在共同经历和相互扶持中日益深厚,成为他内心一份温暖的牵挂与支撑。四合院里,有帮助过的何雨柱、许大茂,有需要谨慎应对的阎埠贵,有伸出橄榄枝的易中海,也有普通的邻里往来,构成了一幅真实而复杂的人间烟火图卷。
梳理至此,张彬心中一片清明。他意识到,前期的快速积累和多方试探已告一段落。无论是外界可能的关注与审查,还是自身知识体系需要深度消化融合的需求,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暂时沉寂,深度沉淀。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自身羽翼未丰,根基未稳之前,过度的显露并非好事。他需要一段时间,像一头蛰伏的猎豹,收敛爪牙,消化猎物,将这段时间获得的庞杂知识真正内化为自身血肉,将那些超前的概念与当前时代的技术条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嫁接。
他决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主要精力集中于以下几件事:彻底吃透并拓展在李教授项目组的研究,将气动理论与工程实践更深结合;利用俄语优势,系统性地跟踪、分析国外技术进展,寻找可借鉴的切入点;继续低调修炼,巩固自身;以及,更谨慎地观察外界动向,等待合适的时机。
“签到。”完成梳理后,他照例启动系统。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高纯度单晶硅样品(100克)】
意识扫过【无限空间】,一块泛着金属灰光泽、结构均匀的晶体材料出现在角落。单晶硅!这正是实现那遥远“集成电路概念”最基础、最核心的材料!系统再次以它特有的方式,为他那深埋心底的长期目标,递上了一块虽然微小、却意义非凡的基石。他将其妥善收起,现在还用不上,但它代表着一个明确的方向。
几天后,姐姐张芸和姐夫一起来到四合院,脸上带着喜气。
“彬子,你姐夫他……升职了!”张芸难掩兴奋,“厂里提了他当车间副主任!”
姐夫在一旁憨厚地笑着,搓着手:“主要是组织信任,同志们支持。”
张彬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他知道,这背后有姐夫自己勤恳努力的成分,或许也隐隐有他这个小舅子带来的些许无形影响。家庭的稳定与向上,是他能够心无旁骛追寻更高目标的重要保障。
他看着姐姐姐夫喜悦的脸庞,听着院里隐约传来的留声机戏曲声,目光再次落回书桌那厚厚的笔记上。沉寂,不是退缩,而是为了更强劲的爆发。厚积,方能薄发。他收敛心神,拿起钢笔,在新的稿纸上,开始演算一个关于边界层控制的复杂公式。
窗外的秋意更深了,但他的内心,却如同那块新获得的单晶硅,结构清晰,目标明确,只待时间的打磨与能量的注入。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