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智能化系统成功预警负荷风险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电力系统内部激起了对数据驱动和精准调度模式的广泛讨论与推崇。张彬适时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工作移交给了电力研究院,他则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维系工业化血脉的能源基石——石油。
得益于之前联合研发小组攻克的新型硬质合金钻头与优化钻井技术,来自北方大庆等主力油田的报告传来了稳产增产的捷报。钻头寿命的显着延长,使得深部复杂地层的勘探开发效率大幅提升,平均单井日产油量有了可观增长,老油田焕发出新的活力。油田负责人在月度汇报中,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向张彬和计委领导展示着爬升的产量曲线:“张工,您提供的技术真是及时雨!按照这个趋势,今年全国原油总产量有望突破预期目标,这对缓解我们的能源压力太关键了!”
原油产量的提升,意味着下游炼化产业获得了更充足的“粮食”。张彬的目光并未停留在单纯的燃料产出上,他清晰地认识到,石油化工的巨大潜力在于其衍生品,在于打通从“黑色的油”到“多彩的生活”乃至“强韧的国防”的全产业链。
他再次亲临那家曾成功量产塑料薄膜和高效农药的化工厂。此时化工厂规模已扩大数倍,新的裂解装置巍然耸立,空气弥漫着复杂的烃类气味。张彬直接找到了技术科长和几名核心工程师,在充斥着图纸与样品的工作室里,他铺开了一张新的产业链延伸草图。
“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和催化裂化,我们得到了乙烯、丙烯、苯这些基础化工原料。之前我们用它生产了农膜和简单包装,现在,我们要向下游走,做更高附加值、更贴近民生的产品。”张彬的手指划过流程图上的分支,“这一路,以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原料,通过酯化缩聚反应,可以生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也就是我们可以称之为‘涤纶’的合成纤维原料。”
他详细讲解了聚合反应的温度、压力控制要点以及催化剂的选择,提供了简化的工艺流程和设备改造建议。“这种纤维强度高、弹性好、抗皱免烫,而且原料来源稳定,不受棉花产量的限制。”
技术科长眼睛发亮,立刻组织人手,按照张彬的指导,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和试验。不久后,第一批洁白的涤纶短纤从试验线上顺利产出,被迅速送往合作的纺织厂。
几乎同时,张彬指示另一条技术路线:“丙烯聚合,可以生产聚丙烯。这种材料耐冲击、耐腐蚀、无毒无味,是制作日用品容器的理想材料。”他随手画了一个水桶和脸盆的简单模具图,“开模注塑,工艺相对简单,可以迅速形成产能。”
化工厂的技术团队再次展现出高效的执行力。聚丙烯原料被生产出来,轻工局的干部闻讯而来,协调模具厂和塑料制品厂配合。很快,第一批轻盈坚固、色彩鲜艳的聚丙烯脸盆和水桶走下生产线,被装箱运往各地的百货商店。
变革的发生迅疾而无声。纺织厂里,女工们操作着经过调整的纺机,将柔韧的涤纶丝纺成布料,这种新布料做出的衣物挺括耐磨,易洗快干,迅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百货商店的售货员发现,那些印着简单花纹的塑料脸盆水桶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它们轻便、不怕磕碰、价格实惠,极大地改善了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生产这些塑料制品的工厂日夜开工,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一天,张彬正在研究所审阅涤纶性能的测试报告——报告显示其断裂强度和耐磨性远超天然棉纤维,一位来自总后勤部装备研究所的同志,在轻工局干部的引荐下,找到了他。
这位军人出身的工程师没有过多寒暄,他拿起一块涤纶面料样品,用力撕扯了几下,又仔细查看了强度数据,眼中露出锐利的光芒。
“张彬同志,”他开门见山,声音沉稳,“这种合成纤维的强度、耐磨性和速干性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想了解,它是否有可能应用于军服面料,特别是作战服和野战装备,比如背包带、帐篷面料?传统的棉麻材料在恶劣环境下,存在强度不足、潮湿后沉重易霉变的缺点。”
张彬心中一动,民用的成果,再次引起了军工领域的关注。这印证了他一直以来的观点,强大的民用工业体系,是国防科技最深厚的根基。
“理论上完全可行。”张彬肯定地回答,“涤纶纤维的强度可以通过调整聚合度和纺丝工艺进一步提升,其疏水性本身就优于天然纤维。如果需要阻燃或其他特殊功能,也可以在聚合或后整理阶段进行改性。”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们可以提供强化版本的纤维样品和初步的性能数据,供你们评估测试。”
军方代表郑重地点了点头:“非常感谢!我们急需这种新材料来提升单兵被装的适应性和耐久性。我们会立刻组织相关测试。”
送走军方代表,张彬站在窗前,看着楼下院子里停放的车辆。从确保油田增产,到衍生出改变民生的合成纤维和塑料制品,再到引起军工部门的兴趣,这条石油化工的产业链正在他的引导下,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粗壮,如同一条逐渐苏醒的巨龙,开始真正展现出其驱动工业、赋能民生、巩固国防的巨大力量。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随着技术的深入,更多的可能性还将被发掘。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