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盒贴着胸口,那行“欢迎回家,第十三位元素使”的文字仿佛还在皮肤下微微发烫。林晚把布袋重新塞进外套内侧,动作轻得像在安放一颗心跳。
帐篷外天光已经大亮,苏然正蹲在设备箱前调试投影仪,听见动静抬头:“准备好了?开罗博物馆那边说观众都到了。”
“嗯。”她拉了拉袖口,将昨晚的震撼折成一道看不见的折痕,压进呼吸里。“星瑶呢?”
“在画派蒙的埃及冒险日记。”他笑了笑,“她说要作为‘历史见证者’签名赠书。”
林晚弯唇,没接话,只是低头检查背包——陶片、数据板、系统记录影像,一样不少。昨夜看到的不只是历史,是责任。而今天,她要把这份责任,变成别人也能听懂的故事。
半小时后,开罗博物馆主展厅。
穹顶洒下的阳光穿过玻璃罩,在展台上投出六边形光斑。林晚站在讲台中央,背后大屏显示着“文明共振:从提瓦特到吉萨”的标题页,风格简洁得像是某个活动剧情开场动画。
台下坐满了人:考古学者、文化官员、媒体记者,还有几位穿着传统长袍的当地孩子。空气里有种微妙的紧绷感,像是等一场辩论赛开场。
她清了清嗓子:“各位,我带来的不是答案,是一串问号。”
屏幕切换,第一张图是陶片边缘的五角星凹痕。
“这个符号,在五千年前的埃及工匠工具上出现过;也在一款叫《原神》的游戏里,作为隐藏任务钥匙存在。”她顿了顿,“听起来很荒谬,对吧?就像胡桃式推销术里说的——‘亲,您这灵魂打折吗?我们这边可以分期付款哦’。”
台下有人笑出声。
她继续:“但如果我们不急着否定,而是问一句‘为什么它会出现在两个地方’呢?”
画面一转,时空碎片影像开始播放——赤膊工匠浮起巨石,持剑身影立于观测台,现代背包上的内测标签一闪而过。
全场静了下来。
一位白发学者突然起身,声音沉稳:“林女士,您展示的画面令人震惊。但我必须问:若真有跨文明技术交流,为何埃及文献中毫无记载?连口述传统也从未提及?”
林晚点头:“问得好。就像钟离大人讲古董冷笑话时总说——‘真相,往往藏在未被登记的第三号仓库’。”
她走到展台前,掀开布帘,取出陶片放入透明容器。
“文献会遗失,文字会被风沙掩埋。但能量不会说谎。”
掌心覆上容器,岩元素缓缓流转。刹那间,陶片表面泛起微弱金光,符文如呼吸般明灭。
“它还在工作。”她说,“就像一个没关机的U盘,存着五千年前的系统日志。”
苏然适时按下遥控,大屏同步显示能量波动曲线,与提瓦特古代语数据库匹配度高达89.7%。
“我们不需要文献证明它存在。”她转向那位学者,“就像不需要说明书才知道太阳会升起。我们只需要相信,人类曾经共同仰望过同一片星空。”
短暂沉默后,左侧传来稚嫩的声音。
“姐姐!”
众人回头。林星瑶不知何时溜上了讲台,派蒙玩偶挂在肩头,手里举着一张涂鸦。
“这是我和派蒙画的!”她踮脚把纸递给林晚,“你看,那个戴剑的大哥哥给了埃及小朋友一块小石头,说‘以后你们也能用元素力搬东西’。”
林晚接过画:简笔线条里,金字塔旁站着几个小孩,手中托着发光的小方块,头顶还飘着一行歪扭的中文——“文化就是魔法”。
她鼻子一酸,强忍住没眨眼。
“她说得对。”她举起那张画,声音平稳,“也许我们无法考证每一次握手,但我们可以选择记住每一次共鸣。”
台下有人开始鼓掌,起初零星,随后汇成一片。
那位白发学者缓缓坐下,低声说了句什么,身旁助手立刻记下。
讲座进入尾声。
林晚将陶片正式移交博物馆临时展区,玻璃罩合上的瞬间,阳光恰好落在其表面,折射出一道虹彩。
“它不属于某一个人。”她说,“它属于所有愿意倾听历史的人。”
人群陆续散去,有人拍照,有人低声讨论,也有孩子围着展台问东问西。
苏然走过来,递上水瓶:“全程录了,他们会建档。”
“嗯。”她望着展台,没接水,“你说……五千年前,是不是也有个人站在这里,做了同样的事?”
“可能吧。”他轻笑,“说不定还是你上辈子。”
她终于笑了下,伸手牵过跑回来的林星瑶。
“妈妈!”小女孩仰头,“刚才有个小姐姐问我,能不能教她用元素力。”
“你怎么说的?”
“我说——”她挺起胸膛,奶声奶气却字字清晰,“文化就是元素力,只要你记得故事,你就拥有它。”
林晚蹲下来,抱住她。
风从展厅高窗吹进来,拂动她的发丝,也轻轻掀动讲台上那份未收起的手稿。
最后一页写着一句话:
“当记忆成为共享资源,文明便不再有国界。”
她没有回头看那句话。
而是牵着女儿的手,走向阳光最亮的那一片地面。
苏然跟在后面,忽然停下脚步。
他盯着展台角落——陶片下方的玻璃底座,原本平整无瑕,此刻竟浮现出极细的一圈纹路,形状像某种闭合的锁孔。
他眯起眼,正要上前确认,林晚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走了吗?”
他收回视线,应了一声:“走了。”
三人步出展厅,身后穹顶的光影依旧静静流转。
而在无人注意的展柜内部,那道纹路微微闪烁了一下,如同脉搏初启。
喜欢漫展签到:我成了丝柯克本尊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漫展签到:我成了丝柯克本尊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