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大亮,晨雾氤氲。
杨景曦特意绕至东厢房,轻叩大哥杨景韬与二哥杨景熠的屋门。
两人早已收拾齐整,正将书卷装入布囊。
大哥沉稳,系好衣带时仍不忘叮嘱景曦家中琐事;二哥活泼,一边整理发巾一边笑他太过郑重。
随后他又转身走向西侧廊下,四堂哥杨景邦与五堂哥杨景明也推门而出。
杨景明手持书册默诵,神情专注,杨景邦则一边披上外衫一边招呼他:“就等你了,曦儿!”
四人皆是一身素净长衫,肩挎书袋,立在微茫的晨光中。
他们正要结伴出发,赶往镇上的私塾开始这一日的课读。
“大哥,二哥,四堂哥,五堂哥。”
杨景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清脆却带着一丝不同往常的沉凝。
四人闻声驻足,回头望去,只见她站在青石阶前,晨光描摹着她认真的眉眼,那张平日里常带笑意的脸上,此刻却是一片少有的郑重。
大哥杨景韬将手中的书袋稍稍放下,温声问道:“曦儿,怎么了?”
他的目光中流露出些许疑惑,语气却依旧宽和,“可是家中有什么事?我们需得赶在卯时前到学堂。”
二哥杨景熠也凑近一步,笑着打趣:“莫非是舍不得我们了?”
但见杨景曦神情未改,他的笑容也渐渐敛起,察觉出她并非在说玩笑。
四堂哥杨景邦和五堂哥杨景明也停下脚步,转身望来,清晨的微光中,兄妹几人的身影被拉得悠长,空气中仿佛也多了几分凝重的意味。
“哥,家里卖卤煮的生意,现在摊子铺大了。”杨景曦看着他们,语气清晰而沉稳。
“祖父和伯父们决定了,大堂哥二堂哥他们也回来全力帮忙,以后咱们家要在镇口,码头和私塾摆摊。家里投入了所有能投入的人力物力,生意很好,赚的钱也会越来越多。”
四个少年听着,脸上都露出欣喜与震动。他们知道家里在做小买卖,却没想到短短几日竟发展到如此规模。
“特意告诉你们这些,是想让你们知道,家里现在条件正在一点点变好,祖父祖母、爹娘、伯父伯母、四叔、哥哥嫂嫂们,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这个家拼尽全力,流汗出力。”
杨景曦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地敲在四人心上,“他们再辛苦,也从未想过短了你们在学堂的笔墨纸砚。
你们在镇上读书,万一哪天在街上,或者听同窗谈起‘杨记卤煮’,别因为它出身低微就觉得面上无光。
那是我们全家人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希望之花,一点也不丢人!”
她顿了顿,目光尤其在那位心思活跃的四堂哥杨景邦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缓缓扫过每一位兄长:“家里供你们读书,是最大的开销,也是最重的期望。
如今全家更是想尽办法赚钱来支持你们求学。你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狠狠用功读书。
将来,无论是考取功名光耀门楣,还是识文断字谋个更好的前程,才是对全家这份辛苦最好的报答!
别忘了,你们笔下写的每一个字,读的每一页书,都浸透着全家人的汗水和期盼!”
杨景曦的话语如同一声洪钟,在寂静的堂中骤然敲响,震得少年们心头一颤。
那声音并不刺耳,却沉重得像是能把人钉在原地。
原先或许还残存着几分嬉闹、几分侥幸、几分“读书不过是条出路”的轻飘念头,在这一刻,被彻底击得粉碎。
他们之中,杨景韬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杨景明悄悄低下了头,仿佛那话语有重量,压得脖颈难以支撑。
空气中弥漫开一种前所未有的肃穆。
那不再只是先生训话的场面,而像是一场无声的祭奠——祭奠的是他们或许曾有过的懒散、敷衍,和那些以为读书只关乎个人前程的浅薄认知。
杨景曦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却已显露出生活粗糙痕迹的脸,将他们每个人的身影都收入眼中。
她的话,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将那份他们或许感知过却从未意识到的“责任”,具象化、实体化,然后沉甸甸地、不容拒绝地压实在他们尚且单薄的肩上。
他们忽然明白了,手中这卷书,不再仅仅关乎自己的功名与富贵。
书页之间,翻动的是爷爷奶奶,父母佝偻的脊背、是哥哥们帮工的叹息、是家族几代人被困在黄土与贫困中的无奈。
他们笔下的每一个字,都仿佛牵连着整个家族的命运。
一种近乎悲壮的氛围在悄然弥漫。
他们不再仅仅是为自己而读。他们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挣脱泥泞、向上攀爬的全部希望。
这份希望,沉重,却也让他们的脊梁在重压之下,挺得前所未有的笔直。
杨景韬作为长兄,首先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坚毅,郑重承诺:“曦儿,你的话,我们记住了。放心,大哥绝不会辜负爹娘和全家人的期望!”
杨景熠、杨景明也纷纷肃然应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生农家女,逆袭成王妃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