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虽不直接指挥具体军务,但他站在那里,便是襄阳军魂,便是北伐正义的象征。
“千秋工业,在此一举!这北伐大业,全仰仗咱们诸位齐心协力了!”郭靖抱拳,声如洪钟。
“必不负重托!”吕文德等人轰然应诺。
十万大军,如同出闸猛虎,自襄阳汹涌而出,扑向北方饱经蹂躏的故土。
这场被后世史书大书特书的光复中原之役,其进程之顺利,战果之辉煌,远超当时任何人的想象,唯独在杨过的预料之中。
简单来说就是:一路坦途,如同郊游。
杨过亲率的东路军,自进入原蒙古控制区后,所遇情形堪称诡异。
大军兵临城下,往往尚未摆开阵势,城中便已城门大开,一员蒙古守将或是当地投靠蒙古的汉人官吏,便捧着印信、户籍册,诚惶诚恐地出城跪迎,口称:“恭迎王师!我等久慕天威,愿弃暗投明!”
起初,文云孙及麾下将领还颇为警惕,恐是诈降之计。
但杨过却似早有所料,坦然受之,只命人接收城池,清点府库,安抚百姓,大军则于城外扎营,绝不扰民。
这一切,自然源于忽必烈的暗中配合与周密安排。
他早已将麾下心腹将领、能够控制的城池守官召集密令,严令一旦宋军,尤其是打着杨过旗号的军队到来,必须无条件献城投降,不得有任何抵抗。
并需尽力维持地方秩序,等待接收。
若有违逆,视为叛徒,天下共诛之。
因此,杨过大军所到之处,真可谓是传檄而定。
许多百姓清晨醒来,发现城头已然变换了大宋旗帜,街上巡逻的兵士也换成了纪律严明的宋军,恍如梦中。
待得知是那位传说中的神武将军、驸马爷、襄阳大侠杨过率领王师归来,无不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当然,并非所有地方都能及时接到忽必烈的指令。
或是有些忠于窝阔台大汗、或是与忽必烈有隙的蒙古将领,选择了负隅顽抗。
其中,以徐州和汴梁两地的抵抗最为激烈。
尤其是汴梁,作为故都,城池高大,守军也较为精锐,守将忒木台是窝阔台的死忠,对忽必烈的命令嗤之以鼻。
当杨过大军兵临汴梁城下时,忒木台立于城头,望着城外军容鼎盛却装备奇特的宋军,犹自狂妄大笑:“南人无马,只会依仗奇技淫巧!我汴梁城高池深,看你们如何飞渡!”
他命令守军箭矢滚木礌石准备齐全,打算凭借坚城耗死宋军。
然而,他面对的,早已不是他认知中的宋军。
杨过端坐于中军,甚至未曾亲临前线指挥,只对文云孙淡淡吩咐了一句:“冥顽不灵,便让他们见识一下,何为天威。”
文云孙领命,立刻调动炮营。
数十门最新式的大炮被推至阵前,黑洞洞的炮口森然对准了汴梁那高大雄伟的城门楼。
“装填!”
“瞄准!”
“放!”
随着文云孙一声令下。
“轰!!!”
“轰!!!”
“轰!!!”
数十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几乎同时爆发!
仿佛天公震怒,降下雷霆!
整个大地都在剧烈颤抖!
城头上的忒木台只觉得脚下城墙猛的一晃,耳中嗡嗡作响,几乎失聪!
他惊恐地望去,只见那在他看来坚不可摧的城门楼,在数十枚沉重铁球的猛烈撞击下,如同被巨灵神挥舞重锤狠狠砸中!
砖石飞溅,烟尘冲天!
那厚重的包铁城门瞬间扭曲、变形,继而在一阵令人牙酸的呻吟声中,轰然倒塌!连带着一大段城墙也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仅仅一轮齐射!
城头上的守军被这毁天灭地的景象彻底吓傻了。
他们何曾见过如此恐怖的武器?
这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抗衡!
不知是谁先发了一声喊:“雷神!是雷神发怒了啦!”
守军瞬间崩溃,丢下兵器,抱头鼠窜,哭爹喊娘,再无半点战意。
忒木台面如死灰,呆立当场,直到被如狼似虎冲进城的神武新军士兵按倒在地,才恍然惊觉,自己败了,败得如此彻底,如此荒谬。
类似的场景在几座敢于抵抗的城池外上演。
火炮的轰鸣,不仅摧毁了城墙,更彻底摧毁了蒙古守军残存的勇气和骄傲。
在他们眼中,能驱使这等天罚之器的杨过,已然与神明无异。
自此,“杨过乃天神下凡,掌雷霆之威”的说法,伴随着逃散溃兵的传播,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原,成为了比任何刀剑都更具威慑力的武器。
军事上的摧枯拉朽,并未让杨过得意忘形。
他深知,收复失地易,收复民心难。
中原百姓在蒙古铁蹄下挣扎求生数十年,早已苦不堪言,对任何军队都抱有天然的恐惧与不信任。
因此,在北伐之初,杨过便颁布了极其严苛的军令: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有敢擅取民家一钱一物,奸淫妇女者,立斩不赦!其直属长官,连坐同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