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陶七海笑出了大呲花,后槽牙都盖不住的那种,慢悠悠地从衣襟里掏出他画了大半夜的大豆种植规划图。那图简单易懂,说是图就主要是图,图旁边只是标注了一些文字和数据。
那图陶老爹一看就看出来了,这不就是陶家村舆图嘛!画得还真够细致的,连周围的山、流经的河流、村里各家方位都画得清清楚楚。
就是这画……画得不够好看。
陶七海指着画上村子对面一座山下的地块说道:“这里是竹山脚下,咱们家在那儿有一块已经开荒了的地,再往前一点也有个五六亩的地,咱们就在这儿种大豆吧。”
陶老爹不知道他这个唯一的儿子到底想干嘛,不过,既然只种六七亩,比他计划的要少一点,嘴上立即就答应了,只是种大豆嘛,又不是种稻子和小麦,随便种,随便玩。
没错,陶老爹就是觉得他的儿子做这些就是为了玩。要不然,谁家种个大豆还要规划规划?谁不是闭着眼心里那么一估摸,就估摸出今年要种啥了?
见陶老爹点头答应了,陶七海就乘胜追击,“爹,刚才您说要种十亩的,我也觉得种十亩很合适,爹,要不,咱们就在这里凑够十亩吧?”
陶老爹想都没想,直接问道:“干嘛非要凑够十亩?”
“是啊,也没听说过种庄稼还得凑的,这里种一块,那里种一块,也能有十亩的。”大春也附和老爹。
“爹,大姐,咱们集中种植产量会更高一些,也能方便管理呢。”陶七海信誓旦旦地说。
不过,大家都有忧虑。这能行吗?从来没听说过啊,这十几年、几十年都是这么东一块、西一块地种地,也没见收获很少呀,丰收的时候那可是大丰收呢。
程氏也担心,便问道:“海啊,你这是怎么知道这样做能增产?”
小田田:surprise!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就是我告诉他的。
陶七海自然不能说,集中种植不仅能让植株之间可以更方便传授花粉,利于生长,主要还可以防倒伏,一块地容易被吹倒,但是一大片地的植株就能相互扶持。
但也不能没有来处,要不然连他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妖孽转世了。所以,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可以忽悠,啊不,是说服他们的理由:
“娘,我是在云宝家的书房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那本书叫做《泛胜之书》,这个泛胜之啊,是很早很早以前一个专门教人种庄稼的官员写的,里面就有一种方法叫做‘区田法’,大概就是分块集中种植。”
见陶七海说得头头是道,陶老爹也忍不住动摇起来,“真的有这种书?”
“嗯嗯,当然啦,爹要是不信的话,我去找芸宝借来给您看看。”
陶老爹连忙制止,“不用不用,爹不认识字,借来爹也看不懂,而且书贵重着呢,借来借去的,把书碰坏了,咱们可赔不起。爹就是心头疑惑啊,这地里刨食的事儿也有人写?还是个当官的写?”
陶七海就笑道:“爹,地里的知识多了去了,只是人们都看轻它,以为它很简单。”想起前世他为了不回家种田,而说什么“就算是做乞丐,我也要做城里的”这种胡话,陶七海就觉得汗颜,回家种田也许是个调侃,但很多时候可能是大部分人最后的退路也说不定呢。
而且,他现在,渐渐爱上了种田,怎么肥事?
“照你这么说,那爹,你大姐、二姐、三姐,我们岂不是知识渊博的先生?”陶老爹调侃道。
“那可不!”陶七海抬起骄傲的头颅,道,“爹,就让咱们凑够十亩地吧。”
陶老爹想了想,“行,明天爹就给你去找人换地。”
“海弟,三姐有个问题,不知道该不该问。”三秋在一旁犹犹豫豫地说。
“三姐你说。”
“就是,咱们种这么多大豆来干嘛,咱们青石县秋税也不怎么收大豆呀,就算拿去出售,大豆也才八文钱一斗,不如都种了小麦。”
陶七海莞尔一笑,很是兴奋地说道:“三姐这个问题问得好!”三秋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只见海弟揭开“陶家村规划图”,就显露出下一张画来。字三秋认识了一些,算是看出来是什么的。
上面写着“大豆产业规划图”。
???
几个姐妹也凑上来看,脑袋上也是挂了一连串的问号。
大豆产业?是什么意思?大豆还有产业了?海弟他到底想干什么?明明只是过了个年而已,怎么海弟就变得越来越不认识了?
大春如果知道达尔文的话,肯定理解,海弟这是,进化了。
看着姐姐们疑惑的小表情,陶七海笑着说道:“大豆如果光拿去直接出售,其实不值多少钱,值钱的是进行深加工,变成高价值的产品,最后变成产业。”
陶七海还怕大家觉得他的想法突兀,就补充道:“就拿咱们种的豌豆苗来说吧,豌豆苗能吃,而且还好吃,只是占了个新鲜,所以才贵一点。可人家聚鲜楼就敢卖十文钱一小份,合起来能有40文一斤呢。他们也不种菜,也采摘,转手就赚了三十文。这是为啥?还不是把豌豆苗和火锅绑在一起,其实也相当于深加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逍遥大司农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逍遥大司农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