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破晓,晨雾如同一层薄纱,轻柔地笼罩着黑石坳起伏的麦田。
这场大火后的第一次集结,气氛肃杀得如同凝固的冰。
七道身影,代表着散落在方圆百里内的七支游击队,如同鬼魅般从不同的方向悄然抵达,彼此间保持着警惕的距离。
“砰!”
一声沉闷的金属撞击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
李铁锤,一个铁塔般的汉子,将一挺擦得锃亮的捷克式轻机枪重重地扛在肩上,大步流星地踏入场中,浑身的煞气几乎要将薄雾撕开。
他铜铃般的眼睛死死盯住早已等候在田埂上的林锋,声音洪亮如钟:“听说你林队长专打巧仗?哼,老子打了十年仗,只认一个理儿,仗是靠人命堆出来的,不是靠耍花活儿!”
话音未落,另一侧的歪脖子树下,一个抱着三八大盖的精瘦汉子冷笑一声。
他法号赵和尚,却早已破了杀戒,手上的人命比念过的经文还多。
他倚着树干,眼神里带着一丝看透世事的沧桑与不屑:“台儿庄血战,老子亲眼见过多少挂着‘英雄’勋章的官长,冲锋时喊得比谁都响,死得也比谁都快。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不远处,唯一的女队长白兰,则一言不发。
她的目光没有停留在任何人身上,而是在飞快地扫视着周围的地形——哪里的土坡适合隐蔽,哪条沟渠可以作为撤退的通道,仿佛在她眼中,这场会面本身就是一场随时可能爆发的遭遇战。
面对这毫不掩饰的质疑和审视,林锋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他既没有反驳李铁锤的蛮勇,也没有理会赵和尚的讥讽,只是平静地对身边的警卫员点了点头。
两名战士立刻上前,在麦田中央铺开了一幅巨大的、用防水油布精心绘制的布图。
当布图完全展开的瞬间,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根本不是一张普通的作战地图!
它竟是整个华北敌占区的交通网络与日军据点分布图!
大到铁路线、公路网,小到每一条乡间土路、每一处可以取水的水源地,甚至连某些炮楼的换防时间,都被用不同颜色的符号密密麻麻地标注了出来。
其精确程度,让在场这些自诩为“地头蛇”的队长们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这得是何等恐怖的情报能力!
林锋手持一根削尖的竹竿,如同一个教书先生,轻轻点向图上的几个红圈。
“过去一个月,你们七部,各自为战,总计出击十七次,战果不错,歼敌一百零三人。”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李铁锤等人脸上刚露出一丝自得,林锋的下一句话就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但是,你们的总伤亡是八十九人。效率,不足1.2比1。”
现场一片哗然。这个数字太真实,也太残酷,是他们心照不宣的痛。
林锋没有给他们消化的时间,竹竿一划,指向地图上另外一片区域。
“而我部,同期作战九次,歼敌二百四十一,自身,零阵亡。”
零阵亡?!
李铁锤的呼吸都粗重了几分,这不可能!
“差别,不在于各位的勇气,也不在于兄弟们的牺牲精神。”林锋的目光如刀,扫过每一个人,“而在于节奏!”
他挥手让警卫员递上另一张图表,那是一张以农历日期为横轴,以各个区域为纵轴的表格。
“我叫它‘错峰出击表’。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日军在不同防区的巡逻规律、换防间隙、补给周期,都有迹可循。这张纸上写得清清楚楚,什么时间,哪个区域的鬼子最松懈;什么时间,他们的运输队防御最薄弱。谁该打,何时打,打完之后往哪里撤,如何利用另一支队伍的行动为自己创造掩护。这一切,都在这张纸上。”
李铁锤死死盯着那张表,上面的符号和文字如同天书,但他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恐怖力量。
可他骨子里的骄傲让他无法轻易低头。
“说得天花乱坠!情报可能是假的,战场瞬息万变,你这纸上谈兵,谁信?有本事,你现在就给老子们演一遍!”
“好。”
林锋干脆利落地答应了,仿佛就在等他这句话。
他转身对身后的少年警卫员“小石头”低语一句。
小石头立刻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竹筒,放飞了一只信鸽。
紧张的沉默笼罩着麦田,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在林锋身上。
十分钟,仅仅十分钟后,远处的田埂上出现一个挑着货担的货郎,他步履匆匆,眼神却锐利如鹰。
他径直走到林锋面前,从货担的夹层里取出一张纸条。
林锋看了一眼,便将纸条递向众人,声音沉稳:“最新情报。今天正午,日军一支二十人的押运队,将从王家集出发,经由虎跳沟,为前沿据点运送一批粮食。两挺歪把子,十八条三八大盖。”
他目光一转,看向众人,现场开始排兵布阵:“白兰队长,你的队伍里有女同志,最擅伪装。你带两人化装成逃难的难民,在虎跳沟的窄口处堵路哭诉,务必拖住他们五分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战:让你练新兵,你全练成兵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抗战:让你练新兵,你全练成兵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