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主诛天令的墨迹尚未干透,那朱砂染就的字迹在羊皮卷轴上犹自透着血色,东湖大陆的风便已变得滚烫起来,裹挟着山雨欲来的躁动席卷四方。四王朝的朝堂之上,那些雕龙画凤的殿宇深处,决策的齿轮开始暗自转动,每一记沉闷的钟鸣、每一道盖着玉玺的旨意,都在为那场注定血火交织、尸骨如山的旷世战役,一层层埋下滚烫的伏笔。
大燕王朝:算盘里的刀光
燕都的晨雾总是带着股若有似无的檀香气,那是世家大族们日日跪在佛前,用金线香烛求来的安稳符。可今日太和殿内的檀香再浓,也压不住满朝文武额角渗出的冷汗,更盖不住那份在朝服下暗自翻涌的惊惶。
陛下明鉴!金帝这是把淬了毒的刀刃生生架在所有王朝的脖颈上啊!户部尚书手中的朝珠被捻得咯吱作响,翡翠珠子碰撞间竟显出几分凄惶,衍天宗那位元婴长老的下场就摆在眼前,连神魂都被天雷劈得灰飞烟灭!对抗天道?这根本就是逆天而行!我大燕坐拥东洲千里沃土,府库充盈,何苦去蹚这趟浑水?
兵部尚书紧跟着出列,手中兵符被攥得发烫:长城距我燕都足有千里之遥,中州七十二道天险就是现成的屏障。即便...即便异族真能破了金城,也轮不到我们大燕先流血。老臣以为,当立即关闭所有关隘,清点各州府库储备,静观其变为上策。
龙椅上的燕王指节轻叩着扶手,那玄鸟浮雕的羽翼被他摩挲得发亮——这是开国时留下的吉兆,据说能预知祸福。他的目光忽然落在始终沉默的镇南王身上:王叔从边境归来,可有高见?
镇南王一身银甲未卸,甲叶间还夹着塞外的风沙:陛下,臣亲眼看见异族的黑鹰探子已越过长城,在中州外围的村落游荡。他们不是在丈量土地...他铁铸般的面容闪过一丝阴霾,是在丈量我东湖子民的骨头有多硬。金帝若败,下一个就是大燕。但此刻贸然出兵,确实凶险。
既如此,便依王叔所言。燕王突然拍案定音,传旨:即日起各州府统计修士名册,金丹期以上者全部编入备战队,胆敢离境者以叛国论处;另调三万玄甲精兵驻守断云关,若金城燃起狼烟...且观望三日再定;再派鸿胪寺密使前往黑汗、辽国,朕要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圣旨传出不过半日,整个大燕的修真界已然天翻地覆。那些平日超然物外的修士们,此刻都在洞府中掐碎了传讯玉简。
在燕都最负盛名的酒楼聚仙楼内,雕梁画栋的雅间里,一群衣着华贵的世家子弟正围着一张紫檀木棋盘。黑白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清脆响亮,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议论声。吏部侍郎家的公子把玩着手中的白玉棋子,脸上带着几分轻蔑的神色:我爹在朝堂上说了,这场仗根本打不起来。天道讲究的是平衡之道,最多就是给金帝一个教训,怎么可能真的灭了整个人族?
这时,角落里一位身着青色长衫的散修突然发出一声冷笑,他放下手中的酒杯,语带讥讽:教训?二十多年前北境那场大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你们这些世家子弟的父辈当时正在京城花天酒地,搂着歌姬寻欢作乐,自然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教训!
放肆!那世家公子勃然大怒,一掌拍在棋盘上,震得棋子四散飞溅。他周身灵力涌动,衣袍无风自动,眼看就要动手。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靠窗的位置传来一声威严的低喝:够了!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放下手中的青瓷茶盏,正是大燕第一宗门青云宗的执法长老。他锐利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沉声道:宗门刚刚接到朝廷旨意,需要选拔五十名金丹期修士编入备战队。愿意前往者,可领取三倍月例;若有人推诿不去,一律按门规严惩不贷。
此言一出,整个雅间内原本热烈的氛围瞬间凝固,仿佛连空气都停止了流动。屋内众人神情各异,有人眉头紧锁,目光低垂,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显露出内心的挣扎与犹豫;也有人瞳孔微张,眼中迸发出炽热的光芒——毕竟,三倍月例的丰厚报酬,不仅能在燕都最繁华的天街购置一座三进三出的大宅院,余下的银钱还足够雇佣十几个仆役过上数年的优渥生活。然而在场的每个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备战队这个看似寻常的称谓背后,实则是不言而喻的敢死队,踏上这条路,多半就是九死一生。
我去。一个身着青衫的年轻修士突然起身,他胸前的剑形玉佩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那是二十多年前北境战事中牺牲修士的遗物。年轻人声音不大却格外坚定:我爹当年就是死在那片冰原上,如今,我要替他去看看那方天地。他微微抬起的下巴上,隐约可见一道还未痊愈的伤疤。
有人率先打破沉默,其他人便也陆续应和。最终,五十个名额竟出乎意料地全部填满,只是每个人脸上都交织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有壮志未酬的豪情,有视死如归的决然,更多的,则是掩藏在坚毅外表下那抹对生的眷恋。角落里,一个年岁稍长的修士悄悄将腰间的平安符塞进了贴身的口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道六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天道六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