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这些烦心事了。” 陈墨摇了摇头,目光落在屋里的陈设上。他住的房子有六十多平,是个大单间,中间用布帘隔开,里间放床,外间放桌子和柜子。现在一个人住,倒也宽敞,可他转念一想 —— 要是以后结婚了,有了孩子,这房子就不够用了。孩子得有自己的房间,还得有地方放婴儿床、玩具,现在这布局肯定不行。
“对了!” 陈墨突然眼前一亮,站起身走到墙边,抬起胳膊往上够 —— 屋顶很高,他伸直胳膊,指尖离天花板还有一大截。他赶紧找了把尺子,站在凳子上测量,屋顶居然有五米高!“要是隔个二楼,不就能多出不少空间了吗?” 他兴奋地想,一楼可以留客厅、厨房和卫生间,二楼隔两个房间,一个当卧室,一个当孩子的房间,这样就够用了。
陈墨赶紧坐到桌前,拿出纸和笔,画了个简易的房屋改造图。他先画了一楼的布局:进门左边是厨房,右边是卫生间,中间是客厅,客厅靠窗的位置放个书桌;然后画二楼,用楼梯从客厅角落通上去,二楼隔两个房间,每个房间都留个小窗户,保证采光。画完图,他又琢磨起来 —— 自己不是专业的,不知道这样隔合不合理,会不会有安全问题。“还是找个靠谱的施工队问问吧。” 他想,姐姐陈琴在街道办工作,认识的人多,说不定能帮他找到合适的人。
关上灯,陈墨躺在床上,心里还在琢磨改造房子的事,想着想着,就慢慢睡着了。梦里,他梦见自己的房子隔出了二楼,孩子在二楼的房间里玩耍,妻子在厨房做饭,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极了。
第二天一早,陈墨起床洗漱完,吃了个白面馒头,就往医院赶。到中医科诊室的时候,丁秋楠已经把屋子收拾好了 —— 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暖水瓶里灌满了热水,陈墨桌上的《伤寒论》还放着昨天看到的那一页,旁边夹着张纸条,上面写着 “陈大夫,我把今天的诊室消毒了,您放心用”。
“早啊,秋楠。” 陈墨笑着打招呼,“今天你先自己看书,我去跟梁主任请个假,出去办点事,顺便把他的自行车借走。”
丁秋楠抬起头,脸上带着微笑:“好的陈大夫,您去吧,诊室这边我看着。” 她手里还拿着陈墨给她列的书单,书页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显然早上已经看了不少。
陈墨找到梁明远的办公室,跟他说明情况:“主任,我想请半天假,去我姐那边办点事,顺便把您的自行车借一下,回来我给您加满气。”
梁明远正在看病历,听他这么说,挥了挥手:“去吧去吧,注意安全。自行车钥匙在抽屉里,你自己拿。” 他对陈墨很信任,知道他不会耽误工作。
陈墨拿着钥匙,推着梁明远的自行车 —— 那是辆 28 式的永久牌自行车,车身有点旧,却保养得很好 —— 往北桥街道办事处赶。街道办门口很热闹,几个居民正在跟工作人员咨询事情,公告栏上贴着 “关于做好夏季防疫工作的通知”,用红笔写的,格外醒目。
陈琴正在办公室里整理文件,看见他进来,惊讶地问:“你今天不上班,怎么跑我这儿来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没事姐,我是想让你帮我找个施工队。” 陈墨坐到她对面,把自己改造房子的想法说了一遍,“我那房子屋顶高,想隔个二楼,以后结婚有孩子了也够用。你认识靠谱的人吗?”
陈琴放下手里的笔,想了想:“你早说啊!离你们院不远的那个大杂院,有个姓富的泥瓦匠,叫富老大,他还会做木匠活,手底下的活特别好。我们街道办好几户居民装修房子,都是找的他。他弟兄三个,都是干这个的,人实在,收费也公道。” 她说着,拍了拍大腿,“走,我带你去找他,刚好我也没事。”
陈墨推着自行车,准备跟她走,陈琴看见自行车,好奇地问:“你这自行车是借谁的?看着不像你的。”
“借我们梁主任的,他今天让我用。” 陈墨笑着说。
陈琴没再多问,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在前边带路:“富老大他们家离这儿不远,骑车十分钟就到。”
两人骑着自行车,穿过两条胡同,就到了富老大住的大杂院。大杂院门口摆着几个咸菜缸,缸口盖着木板,墙上晾着几件洗好的衣服,随风飘动。富老大正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晒太阳,眼睛闭着,手里拿着把蒲扇,腿上盖着块小毯子,看起来很悠闲。
“富老大,醒醒,别睡了!” 陈琴停下自行车,笑着喊道。
富老大睁开眼睛,看见陈琴,赶紧站起身,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哎哟,是李主任啊!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快坐快坐!” 他说着,就要去搬凳子。
“不用坐了,富老大。” 陈琴指了指陈墨,“这是我弟弟陈墨,他有个房子想改造一下,想请你去看看。”
富老大看向陈墨,伸出手:“李同志,您好!咱别在这儿站着说了,到我屋里喝口水,慢慢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