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摇了摇头:“不用了富师傅,我们现在就想请你去我那边看看,我现场跟你说说我的想法,也不远,就隔两条胡同。”
“行!” 富老大爽快地答应,“您二位稍等,我去拿点东西。” 他转身跑进院里,不一会儿就背着个大挎包出来了 —— 包里装着卷尺、墨斗、铅笔,都是干活用的工具。
富老大看着陈墨和陈琴都骑着自行车,眼神里满是羡慕 —— 自行车在当时可是稀罕物,他早就想攒钱买一辆,可家里孩子多,一直没舍得。“李同志,你们在前边骑,我跟着走就行。”
“不用,你坐我后座上,我带你。” 陈墨拍了拍自行车的后座,语气热情。
富老大愣了一下,赶紧摆手:“不用不用,我走着就行,不麻烦您。”
“没事,上来吧,快。” 陈墨坚持道。富老大不好再推辞,小心翼翼地坐到后座上,双手紧紧抓住车座,生怕摔下去。
三人很快就到了陈墨住的四合院。离老远,就看见院门口坐着几位大姨,手里拿着针线活,正在扯闲篇。看见陈墨带了个陌生人来,还骑着自行车,几位大姨都停下手里的活,好奇地往这边看。
“这不是陈医生吗?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一位穿蓝布褂子的大姨笑着打招呼,眼神却不住地打量富老大。
“大姨,我请富师傅来看看房子,想改造一下。” 陈墨笑着回应,推着自行车往院里走。富老大跟在他身后,有点拘谨,毕竟是第一次来陌生的院子。
进了屋,陈墨先把自行车停在墙角,然后打开屋门,请富老大进去:“富师傅,您进来看看,这房子我想隔个二楼。”
富老大走进屋,先四处看了看,又拿出卷尺,测量了屋顶高度、房间长宽,嘴里还念念有词:“屋顶五米高,隔二楼没问题,二楼层高两米二就行,一楼还能剩两米八,不压抑。房间宽四米,长六米,隔两个房间刚好……” 他一边测量,一边跟陈墨说自己的想法,“二楼可以用木梁搭框架,再铺木板,楼梯从客厅角落通上去,不占地方。窗户留大点,保证采光。”
陈墨听得连连点头,觉得富老大确实专业:“富师傅,就按您说的来。不过我还需要点水泥,您看大概需要多少?我让我姐夫帮忙找找。”
富老大想了想:“大概需要两百斤水泥,用来砌楼梯和固定木梁。要是能弄到钢筋,再加点钢筋,更结实。”
陈墨看向陈琴:“姐,我姐夫王建军那边,能不能帮忙搞到水泥和钢筋?他不是在粮食局当副局长嘛,说不定认识物资局的人。”
陈琴点了点头:“应该没问题,我晚上回去跟他说,让他帮忙问问。等富师傅算好需要多少,我就让他给你送过来。”
富老大把测量的数据记在本子上,笑着说:“李同志,您放心,我明天就给您出个详细的图纸和预算,保证让您满意。您要是觉得没问题,咱们后天就能开工。”
陈墨心里很高兴,握着富老大的手:“那就麻烦富师傅了,辛苦您了。”
“不辛苦不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 富老大笑得很朴实,“那我先回去了,明天把图纸给您送过来。”
送走富老大,陈琴看着陈墨,笑着说:“你这孩子,想的还挺长远,还没结婚呢,就想着孩子的房间了。”
陈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早晚都得考虑,提前弄好,也省心。姐,谢谢你啊,要是没有你,我还找不到这么靠谱的施工队。”
“跟姐客气什么。” 陈琴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还有事,先回去了,晚上我让你姐夫给你回话,看看水泥和钢筋的事能不能成。”
陈墨送姐姐到门口,看着她的自行车消失在胡同口,心里满是期待 ——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改造后的房子,温馨又宽敞,以后一家人在里面生活,该有多幸福。他转身回屋,准备下午回医院上班,心里琢磨着,等房子改造好了,说不定就能遇到合适的人,组建自己的家庭了。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